一、目的
对奶牛饲养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奶牛健康和奶牛正常生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奶牛饲养过程的控制。
三、职责
(1)管理层负责制订饲养员岗位职责、饲养员操作规程以及编制生产计划。
(2)牧场负责精料配方的加工和饲料的调配管理,饲养过程的监视和测
量,对饲料的搭配、使用,实施监测执行。
(3)饲养员负责牛群的饲养和牛舍的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
四、 操作程序
(一)奶牛饲养过程的控制
(1)奶牛各个阶段的划分:
a.犊牛哺乳期:出生到2月龄。
b.犊牛期:0~6月龄。
c.培育牛:7~16月龄。
d.育成牛:17~35月龄。
e.围产期:产前3周~产后2周。
f.高产牛:产奶30kg以上或产后~100天。
g.中产牛:产奶20~30kg或产后101~210天。
h.低产牛:产奶20kg以下或产后211天以上。
i.干奶牛:无奶或封奶牛。
(2)各牧场必须对饲料原料、饲料成品(混合精料、青贮等)进行监控,
把好质量关。
(3)饲料加工必须按照饲料配方进行加工。饲料配送员要按照饲料发放单进行送料。
(4)各牛舍的饲养员必须认真按饲养员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监控,当发
现失控时,应立即报告班长和主管生产领导,查明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各阶段的牛饲养按饲养要点进行操作。
(5)各部门执行过程和奶牛饲养的监视和测量中必须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并保存记录。当发现饲养过程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改正。或当发现奶牛健康出现异常时,立即把该牛调到病牛舍进行治疗护理。
(一)奶牛生产流程图
(三)饲养操作规程
1.饲养员及饲料配送
(1)饲养员上班先清食槽草渣,并扫干净地板。
(2)TMR组员按配方将各种饲料原料按全混合日粮(TMR)饲料技术
的方法拌料,并送到牛舍均匀派料,让牛自由采食。
(3)饲养员及时把运动场的牛只赶入槽边吃料,发现异常牛只及时报告兽医或管理人员。
(4)保证饲料质量和卫生。对装饲料的袋、捆绑玉米青(杆)、羊草、
苜蓿等饲草的绳子、铁线、胶袋要清点清楚,放好,不要让牛吃到。
(5)保管好生产用品(叉、铲、手推车辆、扫帚等等),拴好牛舍门。
2.清洁员
(1)铲清牛床及采食区的牛粪,并集中到指定的地方。清洁地板。
(2)放好水槽水(清洗水槽2~3次/每周)。及时清除运动场和睡床
的硬物异物。
(3)搞好周围环境卫生,保管好生产用品(叉、铲、车辆等),拴好牛
舍门。
(4)定期消毒牛房。
3.犊牛饲养员
(1)坚持定时、定量、定温、定人的原则,细心和耐心养好犊牛。
(2)犊牛应喂食母生和异胭肼。
a.奶膏牛:挤完奶膏及时从产房取回,用干净的纱布过滤,然后喂给犊牛喝。乳房炎奶,血奶不能给犊牛喝。
b.笼上犊牛:上班先准备开水、奶粉,待水温50~60℃时按1∶8的比例加入奶粉搅拌均匀。按每头1.5~2.0公斤的量喂给,喂完后洗干净奶桶,放些凉开水任由犊牛自由饮用,同时在另一桶上放置颗粒料让犊牛自由采吃。
c.产后3天内每天应坚持用7%的碘液浸泡脐带1~2次。
d.地上(散栏)犊牛,断奶前禁止喂给青粗饲料,每班投放颗粒料任由自由采食。根据个体采食颗粒料情况给1~2公斤/头,餐液态奶。
4.产房饲养员
(1)按全混合日粮(TMR)饲料技术的方法饲养牛。
(2)对调入产房的奶牛必须逐头检查并登记做好。对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的奶牛要特别细心饲养。一般来说,产前15天要调到待产栏,产后3~5天,精神、食欲正常,胎衣已下,无乳房炎和乳房水肿不明显的牛可直接调入高产牛舍。
(3)分群饲养,因牛施喂。饲养员必须对产后牛每天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给兽医。
(4)饲养员必须把牛粪清干净,每天三次,并定期消毒牛床、运动场。
(5)坚持对产前牛进行牛尿PH值监测,并做好登记。
(6)细心观察牛只,对食欲差的牛只应及时报知兽医。
(7)精心护理病牛,对起身困难的牛只,应保证充足的饮水、喂料,并帮助其起身翻身。特殊病例,按主治兽医的要求进行护理。
(四)TMR操作规程
(1)开工前详细检查饲料混合机、装载机等的机油、柴油、水等是否足够,不够的要及时添加;详细检查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离合、刹车性能等是否良好,如发现有故障要先排除故障才能投入生产。
(2)装载机司机按上料员的要求将车开到指定的位置。上料员按要求往装载机上装上所需的各种饲料。上料顺序按先后依次为干草、啤酒渣、精料及青贮等(具体顺序可根据管理人员的调整而改变)。每装好一种饲料,装载机司机都要先将其投入饲料混合机的车斗内后才能装另一种饲料。
(3)干草被投入到饲料混合机车斗内后,饲料混合机司机立即开动搅拌开关对其进行高速搅拌,直至加入最后一种饲料——青贮(青料)后让再其连续搅拌3~4分钟停止。
(4)饲料混合机司机将混合好的混合料拉到指定的牛舍。饲料机从出发点到到达牛舍的这一段路过程中不能进行搅拌操作,在牛舍的出入口转弯处也不能进行搅拌操作。
(5)饲料混合机司机按要求将饲料进行合理均匀的派饲,牛头数多的地方多料,牛头数少的地方少料,同时,不能将饲料卸到牛床内。
(6)如此反复第2~6步的操作,直至派完所有牛舍的料。
(7)收工。司机将各种车辆分别停放到指定的位置并对车辆做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车辆下一班次能正常投入使用。同时上料员对上料的地方及周边进行卫生清理工作。
(五)奶牛饲养要点
1.目的
为奶牛配合最经济有效日粮,实行科学饲养,维护奶牛健康,
延长利用年限,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提高产奶性能,生产优质牛奶,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范围
各个阶段的牛群饲养。
3. 操作要点
(1)犊牛饲养
a.初生犊牛应放在犊牛笼饲养,每头一笼。
b.第一次初乳在出生后应尽早喂给,必须在2小时内喂给,原则上5天内喂其母乳。如母牛患病无乳,可用分娩期相近的其他健康母牛初乳。
c. 5天以后开始转喂代乳粉。哺乳应该掌握定时、定温和定量,乳温38℃左右。
d.出生后3天,调教其采食颗粒料。
e.断奶后至6月龄,可逐步提高粗料喂量。
f.加强卫生管理、防止不良应激,防止饲料突变,防止下痢、肺炎和脐部感染。
(2) 发育牛和育成牛饲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培养耐粗性能和增进瘤胃容积、机能、注意粗料质量。已孕牛要注意蛋白质、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足,过瘦骨盆发育不良易引起难产,但也应防止过肥。充足运动,促进骨骼、肌肉、内脏的发育。
(3)高产牛、中产牛、低产牛、干奶牛的营养需要按《中国奶牛饲养
标准》进行配备。操作按饲养操作规程进行运作。营养需要见外来文件《中国奶牛饲养标准》。
(4)围产牛按《围产期牛饲养及保健的若干措施》要求饲养。
(六)标识
1.范围
奶牛,牛群。
2.方法
(1)奶牛以牛耳牌号为终身标识.
(2)牛群的分布以牛舍进行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