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
三位大学同学关系非常好,后面各自进了不同的公司上班,由于共同的爱好,一起合计出来成立公司做区块链艺术品项目,分别负责管理、技术和营销工作,由于大家都很熟了,没有制定什么规则就开始投钱干活了,前后一起投入了300多万,结果负责营销的合伙人始终没有打开渠道,另外两个合伙人有意见,认为他没有尽到责任,计划合起来把他清退出公司,但是两个人却找出来清退他的理由,因为刚开始就没有把各自的责权利分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最后只能等着资金耗尽,项目彻底不做了。
【全拆解】
上面的案例就是没有把合伙的考核标准确定清楚造成的。不少人认为只要对方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后,就根本不用管了,他肯定会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也不需要对他进行考核了,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身份,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