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第九剑:拟声法

传播专家爱德里安·诺斯、大卫·哈格里夫斯基等人曾在英国一家酒类商店开展过一项测试:在测试周期内,他们交替播放来自法国和德国的背景音乐。在同样时长的消费时段,发现在播放法国音乐时段,法国酒的销量是德国酒的4倍;而在播放德国音乐时,德国酒销量是法国酒的3倍。声音对一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能力,可见一斑。

在当下小视频类广告蓬勃兴起的语境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声音的力量。常见的拟声式品牌有当当网(电商)、嘎吱脆(薯片)等。如何让你的品牌一出场就“自带背景音乐”,霸气侧漏?试一试创一个拟声式品牌吧。

实战案例:我们曾创意过哆蕊咪童装品牌,现将全过程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既然是童装品牌,我们希望能够多一些童真元素。过去很多童装走的是卡通化品牌路线,如巴拉巴拉、蓝猫、史鲁比、小猪班纳等。这类品牌的优势是本身自带流量,也很好做传播内容的扩展。但现在用这种方式操作新生品牌的门槛已然不低。首先,想借力热播剧抢注优质品牌资源基本行不通了,因为内容制作商们的品牌意识很强,对有“主角光环”的卡通形象(名字)基本会提前进行全品项商标保护,对具备衍生产品开发价值的细分品类也会进行大量布局。如果自创一个卡通式品牌,然后再围绕这个品牌做内容、做流量,此路漫漫且不确定性很大。

所以,对这个童装品牌命名的创意,我们想跳出常用的卡通思维,尝试借鉴“ABC·kids”的品牌创意思维。ABC是中国十大童装童鞋品牌之一,虽然VI中出现了“小顽孩”卡通形象(见图3-3),但ABC仍然是其识别符号的核心。既然他们能将全世界人最熟悉的英文字母作为品牌符号,我们能否选择一个全民性的声音或音乐符号作为品牌呢?如果说ABC是英语启蒙的第一步,那么通用简谱发音“do、re、mi”不就是音乐启蒙的第一步吗?

图3-3 ABC卡通形象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对“do、re、mi”这组拟声符号进行了汉字谐音转换——

哆(do)蕊(re)咪(mi)。

市场slogan创意:
招商篇:轻松加盟哆蕊咪,老板轻松多来米!

终端篇:宝贝爱唱do re mi,妈咪爱选哆蕊咪!

参照这个案例,你也试着创意一个自带音效的拟声式品牌吧?

拟声式品牌创意攻略:

第一步:找到相关的“拟声词”。

以休闲食品为例:

直接关联的声音,例如:

打开包装的声音:咝啦、嘭嘭……

咀嚼食物的声音:嘎吱、嘎嘣、啧啧……

吞咽食物的声音:咕噜、呲溜……

间接关联的声音,例如:

以儿童为主的童趣型拟声词:叮叮、biubiu、呱呱、嘿哈……

以青少年为主的口语拟声词:爱游(矮油)、我去、弹弹弹、Yoho……

第二步:将拟声词与产品形态、特点做嫁接,创意品牌命名。

供参考创意:嘭嘭爆米(花)、叮叮冬(儿童羽绒服/内衣、冬季护肤品)、呱呱脆(威化饼)、呱呱克(瓜子)、爱游我趣(电游)、弹弹弹(QQ糖)、Yoho趣玩(游乐中心)……

第三步:基于商标注册对品牌命名进行调整或优化。

如果创意的品牌名进行商标注册存在近似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加减字、谐音字转换等方法进行调整或优化。同时考虑对拟声式品牌进行编曲传唱,可以加强品牌的应用与快速传播。

注:2018年10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腾讯公司申请的“嘀嘀嘀嘀嘀嘀”声音商标具有显著性,支持QQ提示音注册商标。这是我国商标法领域经司法判决的首例声音商标案件。看来声音商标也已经成为品牌们的必争之地了。

创意小贴士:

拟声式品牌还有一个重要的创意素材库——动物鸣叫声,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马蜂窝“嗡嗡嗡”,著名的米高梅公司的“狮子吼”。拟声式品牌的优势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建议在听觉型广告中,围绕拟声品牌制造一段有高辨识度的声音,让品牌与声音形成强链接关系。如同《天龙八部》电视剧中乔帮主出场“自带”的背景音乐……听众闻之无不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