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关键影响者,非常连接力

不同于耐克、阿迪达斯等大公司花费上亿美元邀请体育明星拍摄广告、做活动,露露柠檬用了一种更草根的方式来吸引当地消费者。从1998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就制定了一个大使计划。在进入一座新城市开店之前,露露柠檬会先和当地的瑜伽教练或者其他健身课程的教练接触,为这些教练提供一年的免费服装,而后者则担任露露柠檬的“形象大使”。他们不仅在学生面前穿着露露柠檬的服装,并负责向公司提供有关设计方面的反馈意见。此外,他们还可以代销露露柠檬,并给予购买者一定的奖品,比如提供免费的瑜伽课程,这样让顾客对品牌更忠诚,建立起一种“友情”,丰富了品牌的体验,并提高了光顾的频率。
这种推广方式简单而有效,这些品牌大使和他们所处社区的联系十分紧密,通过这种方式更加有效地扩大品牌影响力。在这样的营销策略下,露露柠檬的宣传视频也是以普通消费者和瑜伽教练作为主角,他们相信,足够有格调的产品定位和已有消费者的影响力,可以让现有市场更加成熟。

Skin Ceuticals最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杜克,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译名是修丽可。其创始人知名的杜克大学皮肤学荣誉教授谢尔顿-皮纳尔在对皮肤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保存精纯左旋维生素C的配方参数,于1997年创立修丽可品牌,其“杜克抗氧化专利”一直被抗氧化领域使用至今。

修丽可本来是配合激光美容等皮肤问题、医美手段的恢复性产品,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期。相比大众品牌,“专业”是这个品牌的显著特点:

一是成分专业,高浓度成分,针对专门的皮肤问题;

二是渠道专业,主要是由皮肤科医生、医学美容诊所和高档SPA中心的皮肤专家推荐使用;

三是使用专业,有专门明确的使用流程和顺序。

修丽可首先坚持的就是聚拢医师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影响力。他们会在春雨医生等社交平台上与医生意见领袖进行合作,让其加深对品牌的了解,或者在健康类APP、论坛上形成医生的口碑。他们甚至还创办了“修丽可专业精神奖荣誉颁奖典礼”,通过评选选出具有专业精神的顶尖皮肤科相关医生。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具有特定专业能力的人开始在网络空间发挥出非一般影响力。

化妆品连锁销售企业丝芙兰的“美丽心语”社区是一个供粉丝们在线交流的网络论坛,一个网名叫“katie1724”的网友可以说是这里“名人堂”的成员了。在2013年6月前她给出的“心”(相当于Facebook里的“喜欢”)超过了4,000多个,基本上每天都会发帖、回帖5~10次。从腮红的浓淡到季节面霜的好处,她基本上就相关的一切都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katie1724”的真身名叫凯蒂•玛吉尔斯基,是美国匹兹堡市一名法律助理,喜欢丝芙兰的所有产品。她在侨居法国期间开始使用丝芙兰的产品,后来把丝芙兰的网络社区当成了一个创造性的社交工具。

凯蒂•玛吉尔斯基这类消费者在互联网及社会化媒体上非常活跃,非常乐于与别人交流品牌信息,积极地担当品牌推广大使的角色。他们虽然占比很少甚至不到用户数量的1%,却是最强有力的营销义工。他们在现实中往往都是忠实的消费者,如凯蒂•玛吉尔斯基每个月大约都要花100美元购买丝芙兰的产品;但是他们的价值绝对不只在于其购买力——凯蒂•玛吉尔斯基这样的“超级粉丝”之所以被他们最喜欢的企业盯上,绝非口袋里的钱,而是因为这些粉丝已经成为协同营销、协作消费的主力军。

发掘用户中的超级粉丝,借助社交媒体,将其转化为关键影响者,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做法。

母婴平台宝宝树初创时,育儿知识的欠缺成为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亲子和医疗专家团队,难以形成活跃的分享文化。宝宝树认识到专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由用户传递的经验价值可能会更大,于是运营团队从后台数据挖掘出最积极活跃的用户,除了向这些用户推送她们擅长的问题,还会抽出时间与她们一对一沟通。这部分用户成为宝宝树问答社区的第一批意见领袖——她们感到自己被重视,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最后在社区为大家解决问题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妈妈们凭借富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优质育儿日记, 在宝宝树里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群,成为社区中有影响力的领袖,被视为母亲们的育儿标杆。她们不但在宝宝树内的粉丝群达10万人以上, 也曾接受杂志、电视的采访、出版自己的书籍, 把个人名气和影响力推向新高。

据咨询公司——50影响者公司研究,像记者和分析家这样的传统影响者现在只占不到影响者总人数的一半,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们的比例几乎占到了80%。这就意味着企业营销人员必须去思考谁能从优势媒体宣传、换位思考等各个层面影响消费者。我们需要了解所有能产生群体影响的人,并通过他们影响其他人。

在社交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将其话语权向消费者让渡,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让渡给粉丝中的影响力人士,如知名博主、民间时尚达人、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粉丝,更熟练运用社交媒体,在普通消费者的社交信任圈中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成为网络达人。尤其在女性消费品领域,网络达人更是一个活跃度极高的群体。

对于这类关键影响者,通常需要利用对社会化分析工具来定位,像在微信、微博、论坛这类非常流行的社会化媒体上,非常容易找到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通常是一些自媒体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他们发布的内容(微博、博客、论坛、视频、照片等等)一般会覆盖某一特定的类别。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社交话题的聊天记录找到这些潜在的影响者,当然要按照话题类别来搜索,而不是按照品牌或产品名称来检索,因为这些意见领袖此前并不需要关注你的品牌或产品。

作为网络上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达人的粉丝群体对他们情感认同度较高。粉丝为达人的个性所吸引,也为他们的专业能力所折服,因此企业在与他们合作时,应充分结合他们的特色优势。例如,为了配合新款香水Si的营销, 阿玛尼找来了三位在图片网站Instagram上颇具影响力的时尚博主为香水制作个性化的Instagram视频。他们都是在时尚和美容领域的世界顶尖博主,并且常年受各大奢侈品牌之邀参加活动或者合作——产品属性与网络达人的专业高度匹配。

当然,作为被粉丝所深度信任的群体,他们也十分珍视这份信任。在与他们合作时,企业与之合作应该让他们保持客观立场,不应过度要求他们使用溢美之词来分享品牌产品。

要充分发挥关键影响者的价值,企业应该深入洞察其内在需求,深度挖掘其潜能。以下三种方法可以更多地被应用到实践中去:

(1)创造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凸显其个人价值,如举办各类才艺大赛,使之脱颖而出。

(2)彰显其意见领袖的身份与地位,如建立“达人”之类的身份识别制度,帮助提升个人影响力,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3)适当的商业化,使之获得一定的利益,但采取这种做法时不能过于功利化,应保持其应有的公正性,否则其作为意见领袖的信誉很快就会被透支。

菲报道:拥有“淘宝博物馆”的铁杆粉丝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邀请了8位粉丝一起参与上市敲钟仪式上,其中有一位名叫乔丽的80后女孩。乔丽称自己为淘宝头号铁杆粉丝,是10年资深会员、购物狂和淘宝收藏狂。她经常说:“饭可以不吃,宝不能不淘!”淘宝网友们都叫她“菲报道”。

乔丽的家里居然腾出一个房间,放满了阿里巴巴历年来的吉祥物、参观证、书籍、衣服……小到一支笔、一张便签条,大到活动会场展示板她都要收回来。“有一些参加会议的纪念品,有一些是好不容易淘来的,也有从淘宝二手买来的淘公仔。”乔丽说,这个地方叫“藏淘阁”,见证着阿里巴巴成长的点滴。

乔丽更是阿里巴巴相关产品的“首席体验员”,什么新产品一出来,都要第一时间体验。她说她体验好了才能写教程分享给更多人。从旺旺群到来往、手机淘宝,每个产品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她的使用点评。

乔丽还是阿里巴巴的“质检员”。无论是产品还是事儿,她这个直肠子都要第一时间说出来,说找到不足才能让阿里巴巴更好地进步。

2004年,乔丽因混迹淘宝社区,狂爱写原创帖而人气飙升。

2005年,因为报名参加淘宝周年庆典、第2届网商大会、淘宝狂欢节等活动,在论坛发表的“现场分享”反响热烈,乔丽成立自媒体“菲报道”,把自己看到淘宝上有意思的事儿分享给更多人。

“菲报道”成立以后每天都生产原创。乔丽还是第一位在淘宝论坛做“钻石卖家访谈”的人,这是淘宝社区最早的访谈类栏目,当时曾掀起了访谈热。

乔丽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桥梁”,让更多人通过她的“菲报道”更好地了解阿里巴巴。“商家遇到一些问题,我也可以告诉阿里巴巴,我也想汇聚志同道合的人,希望将来有自己的团队”。

另外,乔丽表示自己很希望借助阿里巴巴的平台,不仅帮助更多人卖货,也能帮助民间雕塑、陶艺、剪纸、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乔丽是一位陪伴了淘宝10年的忠实消费者,在接到阿里巴巴去纽约敲钟邀请的第一刻,她表示“兴奋到语无伦次了”“因为忙着跟淘宝恋爱,现在自己还是单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找到一位知心的男友,感谢这次机会,帮助我全球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