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可忽视的“写字”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原文解释】如果墨条被磨歪了,说明心不在焉,没有端正的态度认真去磨;如果字写得不工整,说明心不静,心浮气躁

 

笔、墨、纸、砚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文书工具,如果墨磨歪了,就说明不专心。磨墨是一项功夫活,一个是手不能握歪,还要注意墨水不能碰到手、衣服,磨的力量要均衡,如果力量不均衡,墨条就会磨歪。通过磨墨,其实是来折射人的耐心。

很多人写字的七扭八歪,字比较丑,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更是把写字忽视了,看上去挺有气质的人,字写得像个小学生。写字的工整与否,是在检查自己的内心。如果很专心,眼睛盯着手,心意在手之前,到哪里该停,到哪里该顿,心里有底,写出来的字就会漂亮。

书法,最终体现的就是各个书法者的心境。故言“字不静,心先病”。当代高僧净空法师、星云法师等虽然学历不高,但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书写的文字昭示了高深的意境,洒脱的生活态度,字如其人!

这告诉我们,不论写字、工作,都要反躬自省,自己有没有耐心、有没有专注。

 

王献之从小就学习书法。八岁那年的一天,他正在书房专心练字,父亲走进书房,想试试儿子下笔的时候腕力怎样。于是他脚地走到儿子背后,儿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王羲之从身后用力拔他的笔杆,竟没有拔出。事后,王羲之高兴地说儿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王献之又认真地苦练了两年字,大有长进,但父亲觉得还是不行。于是对儿子说,写完院子里十八缸水,字就写好了。王献之郑重点头,刻苦练字,最终成了继他父亲之后又一个大书法家。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华夏子孙传古颂今的宝贵财富。一个人写字不认真,就反映出他办事不认真、心情浮躁。所以一定要把字写好,这样不仅继承发扬了民族的精华,还能培养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这些都从日常的行为中,折射出我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