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维(决策分析缜密,执行一丝不苟)

复杂人所具有的“分析思维”特质,应该包括两层含义:(1)对决策过程分析缜密。(2)执行一丝不苟。

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字时代,对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不能听之任之束手无措。复杂人可以通过学习力和思考力,找到一些在“不确定性”中受益的方式。能对不确定性加以利用,会给创业公司带来巨大的机会。其实,商业格局非常确定,没有重塑机遇时,创业公司可能永远也不会战胜巨头企业而有所成就。正因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科技不断进步,即便是大公司如Facebook用“早鸟”系统不断监测新的创业公司,相信也会有“漏网之鱼”出现。

善于分析的人,会在这样的时代取得非凡的成绩。如前文所述,海量的数据并不能创造财富和新的趋势;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创新想法和思路才有可能成功。换句话说,只有善于分析的人,才能在数据洪流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逻辑并因此发现机会。没有这项能力,即便拥有很多数据,也毫无用处。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当中提到:意外事件是企业创新机遇的来源之一。特别是那些“意外的成功”,是创新机遇集中发生的领域。

什么是“意外的成功”?按照德鲁克的诠释,它是指那些超出人们所预期的成功事件。比如你为了兜售自己的电动牙刷,赠送给用户某一品牌的牙膏-却意外地发现,客户购买牙膏的欲望高于购买电动牙刷的。

对意外的成功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创新的机会。比如,你可以和这个牙膏品牌谈一谈,如果客户购买一定数量的牙膏,能否把你的电动牙刷作为促销赠品。这很可能让你可以获得第一桶金,来优化自己的产品。没有分析思维的人不会发现这些新机会,他们只会忙着恼怒“这些客户有眼无珠”。

此外,执行某项决策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也需要分析思维来支撑。很多人对此非常不理解,大家认为执行工作就是按照制定好的方式和步骤去做,不需要再费神分析什么了。事实上,除非你一开始就能制定出完美的方案,否则,执行过程中也需要用分析思维来搜集各种反馈,用以调整获得优化的方案。最近大家喜欢提“执行力”,并对其冠以各种彰显重要性的词汇。比如,执行等于生命、执行重于泰山。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为了强调执行工作时,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

但一项工作得以执行的环境非常可能各不相同。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办法“一刀切”地搞定需要完成的工作。可能我们要调整工作步骤,甚至省略掉一些步骤;也许我们要加强某个方面的执行力度,以求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效果。这都需要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分析能力,才能做到。

就好像我们因为牙疼而去医院看病,那就需要按照“挂号-候诊-检查-治疗”的步骤完成治疗;但如果某人因为遭遇了严重的意外事故(车祸、火灾)而进医院,医生却还要他按照上述步骤来就医,十有八九这个人在获得救治之前就失去生命了。这个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急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来挽救生命,而不是墨守成规。现在你可能觉得这很荒谬,但实际上以前的医院并没有急诊科,独立的急诊科和急诊医学就是这样诞生的。

因此,想要一丝不苟的执行并完成工作任务,分析能力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