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枣是K药店的店员。在药店工作了十来年,看破了世态变迁,却看不透顾客的心。以前卖药,要介绍的内容很少,只要说这个你可以用,顾客顶多问几句也就买了;而现在,顾客不仅问题多,逆反心强,而且不买。更奇怪的是,顾客的心态发生了“革命”,以前顾客进店总是觉得有求于己,而现在顾客进店,个个都觉得自己就是上帝!难道是因为有钱任性了,还是因为时代发生了巨变?不管怎么说,这种顾客心理的改变,使原本的导购要求变高了,可是药店人的“心”随之而变了吗?
我们来进行一下顾客消费心理分析。以往购药选择的渠道与地点都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与多样。如今顾客到了药店,药店人相信都会有顾客终于大驾光临了的感觉,当然在一些来客数属“土豪”级的不差人流的门店,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但对于大多数药店来说,随着药店数量的增加、连锁化趋势、网购的便捷以及信息爆炸等,顾客到同一家门店的次数确实是有限的,因此,这种变化要求提供药学服务的工作人员做出哪些相应的改变呢?
(1)精通更多的知识类别。也许在这个时代里,身为执业药师有其行业价值,但是,我坚信,那些拿到了执业药师证后“坐享其成”并因此停止学习的人,在职场发展与个人提升上一定是会受限的。更重要的是,如今门店的商品品类丰富,要求我们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类别,比如美容、育儿等。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多数同事往往只学西药或者只学中药,然而,门店里中药与西药的比例是相当的,也就是说,身为西药执业药师也应深谙中药知识,而身为中药执业药师也应精通西药知识,而这一修炼重在专业人员的自我学习。
对于药师来说如此,对于我们每一个药店人而言,这样的学习更要紧。所以说,在门店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有如此多的可供学习的商品与知识。进一步说,因为要充实自己,一天安排得要有条理,时间将会过得多快!
当我们对疾病以及药品等有足够全面且清晰的认识时,我们会发现与顾客交流是极有价值的一种行为,并且,这才是为“上帝”提供服务的根本要素。
(2)优化心态。这是我在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提供贴心的亲情服务呢?为什么那些情感服务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呢?为什么明明摆在眼前可以做到的“四声”(进店有迎声、询问有答声、离店有送声、留言有回声)与“四心”(接待顾客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排忧解困诚心)却只有少部分药店能做到,并从中得到许多益处?说到底还是我们药店人的心态局限所致,我们的“心”没有完全打开,看到的世界很小,所以,表现的格局也显得狭隘。
心态培训在我看来,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专业知识的培训,而且收效往往更快、更显而易见,主导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对这种“精神层面”显得更为重视,事实上,心在哪里,我们的企业将来就会在哪里。
(3)上帝,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哦!药学服务人员应将自己懂得的知识转化为对顾客的一种服务力,可惜的是,不少同仁懂得却并没有转化。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有多少同事坚持对患有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目赤畏光、口舌生疮、皮肤瘙痒、尿频尿急等病症的顾客说“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抽烟、少喝酒”呢?
更有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男性医务人员抽烟比例竟然达到了40%!药店人应尽极大的义务去劝诫同仁,并以身作则,也需要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宣传:“仁慈的上帝,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哦!”
顾客是上帝,一点都不必害怕,只需要强化内功,以“真本事”确保上帝满意,则顾客自会主动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