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牌同质化
近几年,餐饮行业的竞争已经从规模扩张、连锁经营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很多企业也把品牌打造作为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仿佛品牌成为企业崛起的灵丹妙药。各种品牌手段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然而拨开浮云,不外乎食品安全、食材可追溯、某某正宗菜系、地方名吃、主题文化故事、某类人群或消费场景,甚至模仿、跟风其他企业的品牌概念或元素。部分企业以为设计一个新潮的店招或标识,说一句时髦的宣传语,改改装修风格,就臆想着搭上品牌营销的便车,其结果可想而知。面对纷至沓来的众多雷同、缺乏个性的餐饮品牌,消费者也如堕雾中,悻悻然不知所云,更不要说消费体验完以后明显的心理落差——不过如此,都是噱头,和其他餐馆并无区别,再也不来了。这种徒有其表,没有基于品牌价值主张的实质性作为的炒作往往昙花一现,必然难以持久。“两年吃倒一个牌子”是此类企业真实的写照。
近几年,“一窝蜂”现象成为餐饮市场品牌竞争的真实写照。各种“一窝蜂”蜂拥而上,“小郡肝串串一窝蜂”“鸡排一窝蜂”“酸菜鱼一窝蜂”“烤鱼一窝蜂”“贡茶一窝蜂”“鱼粉一窝蜂”“牛肉火锅”和“柴火鸡”也是“一窝蜂”。也许明天还会有“卤鹅一窝蜂”“鸭肉一窝蜂”“吃鸡一窝蜂”“私家菜一窝蜂”等,似乎只有“一窝蜂”才能赚钱。最终潮水退去,剩下的还会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