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地图就是一张可以指导企业了解目标人才分布的寻宝图。看着这张图,就能实时而直接快速地通过人才调配招聘,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而全面人才地图不仅仅标示了人才的分布情况,还根据人才在组织架构的布局一窥行业战略,从而对企业组织或者战略起到启示作用。
如何锁定目标公司,就成了关键的步骤。
(1)第一梯队直接竞争企业
直接竞争企业往往指产品、客户和企业规模都类似甚至相似的企业。麦当劳的第一梯队竞争企业就是肯德基,百事可乐则对应可口可乐,海尔则对应美的、格力。
虽然以上行业对标竞争企业耳熟能详,但大多数企业的目标公司不好找。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的时候,快速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却不那么容易。比如一个做六关节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要列出来直接竞争企业,就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才能更加精准。
第一,请教企业的销售和研发团队。
销售同事因为在接触客户时会比较各种产品性能,自然知道市场上竞争企业是哪些。而研发的同事早在参与研发的阶段,就已经根据市场现有产品的情况进行过研究,清晰地知道自身产品的定位,才会推动产品上市。因此,自然有产品对标目标公司。请教这些行内专家,列出直接竞争对手得到一手信息。
第二,查看现有和过往员工的履历,看他们过往从业企业,以及未来可能去的企业。
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或者进入的企业,往往在同一个行业进行的,具有延续和连贯性,尤其是中高层职员。比如阿里巴巴的码农,大概率会考虑去字节跳动。而字节跳动的产品经理,也许会把腾讯列为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至于那些把好几个一线大厂都做过了的人,接下来可能会考虑创业型互联网企业。
通过了解企业员工的前东家,以及离职员工现在进入的企业,也可以比较快速地列出竞争对手行业。
第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通过一些行业网站或者行业排名表能非常直观地快速了解直接竞争企业名单。比如要了解中国芯片的企业,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搜索“中国芯片50强”,如果产品很明确,则可以直接搜索类似“中国Wi-Fi芯片50强”。
除了利用好信息搜索,通过一些行业榜单,也可以获得一些直接行业企业名单。
(2)第二梯队间接竞争对手
很多情况下,挖猎直接竞争对手的人才难度较大,甚至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人才来源可能是第二梯队的竞争对手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客户、营销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有一定的交集,并且可以作为一个重点的人才池进行关注,因此有必要列入人才地图名单。
比较列出直接竞争对手企业名单,第二梯队的竞争对手企业名单难度确实大。因为这涉及对业务和行业的理解。只有充分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并且对自身产品有一定的认知,才能顺利列出能为自己所用的间接竞争对手名单。
不同的职位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要求列出的企业名单略有差异。宝洁的直接竞争对手是欧莱雅、雅诗兰黛,第二梯队的竞争对手同样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但是产品或者销售渠道可能略有差异,可以是食品行业的百事可乐,也可以是通过直销的公司安利。如果找的是产品研发类岗位,那么安利可以;如果找的是渠道销售,那么百事可乐的人才更加匹配。
(3)上下游企业
客户企业或者自己的供应商企业的人才,进入企业工作,从甲方到为甲方服务,并且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某企业就从自己合作得较好的猎头公司挖猎顾问来担任招聘经理管理猎头渠道,因为熟悉猎头公司所有的流程和方式,整个中高端项目开展更顺畅。有时候,有必要把上下游的企业列入人才地图项目。
要列出这类企业,同样可以使用请教同事、查看招聘网站、信息搜索等方式,也可以在面试中有意识地向候选人请教。次数多了,就能有效地将信息拼凑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