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店行业市场机会有哪些

应用场景:投资酒店或重新装修酒店

由于疫情的原因从2020年开始酒店的扩张速度有所减缓,但酒店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仍没有改观。大连锁品牌、跨界者和资本还在驱动酒店行业规模扩张,加剧了酒店行业的内卷。

那么,现在和未来酒店行业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呢?先看如下三个案例:

案例一:青岛酒店式公寓

2021年4月21日上午,笔者在青岛与一位95后创业者有过一次交流,年轻人经营了4家酒店式公寓,均不到100间客房的规模,2021年第一季度平均出租率100%左右。发展定位只做酒店式公寓,竞争对手是升级后的经济性酒店。

案例二:遵义商务休闲酒店

2021年6月,笔者在贵州遵义参加一场酒店行业论坛,期间遇到一位85后跨界的创业者,开了2家商务休闲酒店,酒店规模在100间客房左右,平均出租率在110%左右。通过了解酒店的客源结构是以年轻本地人为主,酒店区域定位在三线和四线城市。

案例三:重庆周边小规模酒店

2021年10月,笔者在昆明·春城之星酒店举办了一场以《酒店经营致胜5部曲》为主题的两天一夜的培训,课间与一位1996年酒店创业者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当时我们探讨了几个酒店经营实操层面的问题,在交流时了解其投资的3家小体量酒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位置都在重庆城乡结合部,客房规模在40~60间。第一家酒店不到2年收回投资,第二家酒店2.5年左右收回投资,第三家酒店由于疫情影响预计需要3年半左右的时间收回投资。

从酒店行业视角看,其投资的酒店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酒店行业平均值。

酒店行业市场机会有哪些呢?有如下三种机会供参考:

机会一:低端切入

像第二个案例一样,市场下沉是一种机会,尤其是江浙地区的下沉市场,广东发达地区的下沉市场都有这样的机会。

需要说明一点,低端切入并不是酒店的档次低价格低。比如:宁波下面的泗门镇有一家以客房为主餐饮为辅的酒店,餐饮客单价可以做到350元,客房平均房价也可以做到380~500元。

低端切入并不一定都在下沉市场,有时候大城市也有机会。

为什么低端切入会有机会呢?

因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会追求高利润,规模小、利润低的市场慢慢就会放弃,这部分市场就会出现机会。另外,当企业具备一定资源和能力后,做高端也是必然趋势,这样的企业再也无心在“瘦狗业务”上努力耕耘了,酒店行业也是一样的发展思维。

机会二:功能过度

酒店行业投资回报率时间越来越长,从2年到现在的5年左右,如果是星级酒店,20~30年投资回报周期也很正常。

从2022年开始,酒店行业创新势在必行,因为按照以往的做法已经越来越难赚到钱了,投资酒店如何实现较好的投资回报率,需要在定位、产品和商业模式方面持续创新,减少功能过度的“浪费”。

比如:现在的物业成本不断增加,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如果做酒店还是“过度”投资,缺少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定位,酒店硬件和产品投资过重,当产品溢价无法实现时,市场出现波动,这样的酒店就会亏损。

所以,当市场出现大量的性能过度酒店时,对于投资者是一个较好的进入机会。

机会三:细分垂直

从客人视角看酒店产品,目前80%的酒店是标准化+流行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比较符合80/20法则。“长尾效应”部分,即小批量、多品种的细分垂直市场会有机会。

比如:医院附近的酒店,其客人属性不是以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为主,如果不从细分市场设计酒店产品,看病和陪护的客人体验就不好,因为商务客人和看病的客人对产品需求是不同的。

昆明·春城之星酒店斜对面是昆明最好的三甲医院——云大第一附属医院,看病和陪护的客人占比70%左右。笔者在帮助梳理优化产品时,只拿两层作为商务客房,其他五个楼层客房全部按照看病和陪护客人需求优化和调整,以满足这部分客人差异化的需求。

如果春城之星酒店以后规模化发展,在定位时只做医院附近的酒店,打造出符合患者及家属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当下大多数主题酒店做的是细分市场,但其垂直不够,所以对于新进入者还有机会。

以前细分市场有机会,未来不仅需要细分,更需要垂直。目前在细分垂直市场中,缺少量身定制的酒店,对于投资者也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