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什么是IP

IP最近几年比较火,很多人在圈子内都谈论IP,好像感觉不知道IP就out一样,动不动就说买一个IP,用在产品上,或者自己做个IP,总之大家对IP非常热衷。

IP是什么

IP书面: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P延伸:“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可吸引很多人关注和传播的人物、知识和产品”。

IP可以是源自一本书,首先是书的内容非常好,获取了众多粉丝的追捧,喜爱书里面的角色人物,就可以拍摄成电视剧或者电影。

金庸写过的很多武侠小说,例如《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鹿鼎记》等书籍,翻拍了很多版本的电视剧,还有电影。

《花千骨》电视剧能够风靡年轻人观视圈,最初是源于原著小说《仙侠奇缘之花千骨》,这部小说在网络上成为大热门的IP,紧接着拍摄《花千骨》电视剧,一度成为年度电视和网络的热播剧之首。

《鬼吹灯》开始是一部悬疑盗墓小说,但是这部小说迅速成为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榜首之后,其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鬼吹灯》小说的火爆,被改编成很多影视剧和电影,比较知性的电影有《鬼吹灯-盗墓笔记》、《鬼吹灯-寻龙诀》、《鬼吹灯-九层妖塔》等,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原因是,《鬼吹灯》这本书就是一个大IP,内容好,口碑好,拍成电影后,也会不断地有《鬼吹灯》系列电影。

IP可以是一部电影,电影播放后,创下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消费者强烈要求拍摄第二部或者第三部乃至更多,制作方也看到市场前景,延续电影名称,不断创作新的内容。

例如《唐人街探案》播出后,很受欢迎,接着《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接连拍摄,作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唐人街探案》也成为国产电影里面优秀的作品和不错的票房。

除此外,国产电影《非诚勿扰》、《捉妖记》、《叶问》、《西游记》、《战狼》《熊出没》等国产电影,塑造了很好的故事和人物,都成为了大电影IP。

国外电影更多,《哈利波特》、《速度与激情》、《钢铁侠》、《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阿凡达》、《星球大战》等等,创下了全球的高票房,也是全球电影热大IP。

企业创始人也是IP,寓意名人IP,只要是某个领域成功的名人,她(他)即是大IP。

商业界的乔布斯、马云、雷军、董明珠、曹德旺等人,个人的名字就是自带流量,很多人是爱屋及乌,喜欢苹果手机更喜欢乔布斯,喜欢小米手机更喜欢雷军。

国外体育界的明星乔丹、科比、詹姆斯、罗纳尔多、C罗、老虎伍兹、小威廉姆斯、菲利普斯等,国内的李宁、邓亚萍、姚明、李娜、刘翔、邹市明、朱婷、孙杨、张伟丽等,无论是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高尔夫、游泳等体育项目,世界冠军的影响力非常大,让这些体育名人成为自己领域内的大IP。

娱乐界明星就不用多言了,为什么企业都喜欢聘请明星当代言人,娱乐明星即是IP,IP自带流量,能够为企业带来品牌的提升和小亮的提升。

曾经线上比较火的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达人,例如李佳琪、辛巴、薇娅、李子柒、小杨哥等人,虽然不是体育、娱乐明星,但是通过自身的线上视频沟通,积攒了千万级的粉丝流量,也成为了名人IP。

IP是一个热销产品,是能够战令消费者心智的的产品符号,让消费者成为品类首选。

老干妈、十三香、三只松鼠、奈雪茶、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胖东来、老乡鸡等火爆产品,都形成了自己的IP。

产品即IP,品牌魅力就是IP, 打造超级产品力,从内容物到外在包装颜值,再到品牌形象传播,都是要创造自己产品的品牌风格,成为个性鲜明的IP。

IP可以是动漫形象,更多时候,动漫形象是企业常说的IP。

例如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聪明一休、黑猫警长、海绵宝宝、蓝精灵、猫和老鼠、蓝精灵、小黄人、奥特曼、葫芦外、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等,这些动漫的主角形象成为孩子们喜欢的IP,也让很多企业愿意花钱去购买动漫IP,用于产品的包装使用,以此达到拉动产品销售的目的。

IP是收益

IP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好的IP能够带给企业好的收益,否则,也不能称之为IP。

看看恐怖的IP现象,《战狼2》票房56个亿,一个老干妈年销售额50亿,一个小猪佩奇创收70亿,一个故宫文创年销售额10多个亿,这就是实实在在的IP收益。好IP就应该是为产品赋能,让产品获得了助力,获取商业的收益。

付邦安的客户,购买小猪佩奇IP,用于乳酸菌产品的包装销售,获得了销量的提升,同时拉动渠道力的提高,整体带动企业的升级。这是小猪佩奇IP赋能的结果,但有了IP也不是万事大吉,更需要企业的整体投入和加强,也就是说IP是赋能,但不是万能。

很多发展性中小企业,购买了动漫IP,让企业实现销售额的提升,尤其在糖玩产品、儿童食品、玩具产品上作用特别突出,因为这些动漫IP对于儿童来说,IP就是他们有限大脑的认知符号。

儿童的世界很单纯,不同于成年人的世界,儿童没有长达成人,整天看动漫片,里面的人物形象第一时间植入大脑,所以,动漫IP成为他们喜爱的首选。

成熟的大品牌,例如雀巢、达能、伊利、蒙牛、雪花啤酒、青岛啤酒、泸州老窖等,他们的产品嫁接电影IP,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提升产品品牌的势能热度,利用电影IP的火爆景象,提升自己品牌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实现品牌传播的收益。

这几年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复苏,回归国产产品的热销,国货潮流已经来临,也就是国潮产品来了。

故宫、国博(国家博物馆)IP迎来了热潮,国际大品牌欧莱雅、肯德基、国内品牌农夫山泉、百雀羚等,都携手故宫IP或者国博IP推出限量版国潮产品,很多时候是预售即罄。

IP时代已来,随着国内经济内循环的不断加强,会有更多的国产优秀IP不断形成,将会带动不同行业品牌的产品销售。

IP自带流量,无论是电影还是个人,IP都会自动裂变,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IP会传播的更快,带动的产业更加广泛。

企业除了购买IP之外,更要注重自身品牌的IP打造,可以是品牌符号、企业掌舵人、公司员工、明星产品等,只要是能成为赋能企业发展的IP,我们都应该积极挖掘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