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技术开发流程与实施

技术开发的主要工作是由开发部完成,技术开发流程的启动和推动可以由开发部来负责,也可以由PMO部来负责,两种选择区别不大。这里我们介绍由PMO部来负责的情况。技术开发的流程如图8-1所示。

图8-1 技术开发流程

1.编制开发任务书

编制开发任务书的责任人是结构工程师,输出是《技术开发任务书》。PMO部项目专员根据《技术规划报告》需开发的技术项目的立项时间,通知开发部组织结构和电子工程师编制《技术开发任务书》。技术开发任务书的模板如表8-2所示。

表8-2 技术开发任务书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等级

立项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开发背景

(描述为什么要开发此技术)

开发目的

(描述预研待解决的问题/技术点 或者 实现哪些新功能)

技术难点分析与风险评估

(分析技术中的难点,以及预设的解决方法)

主要技术规格与性能指标

开发成本预估

(主要是做手板样机的成本)

项目成员

(至少应包括结构和电子工程师、采购员、测试员)

开发时间节点

序号

活动内容

时间节点

责任人

1

结构和电子方案设计

结构、电子工程师

2

工艺评估和专利检索

工艺工程师、专利工程师

3

方案评审

项目专员

4

手板机制作

采购员

5

手板机测试

测试员

6

发布评审

项目专员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工程师把经开发部经理审核完的《技术开发任务书》交给项目专员,项目专员组织立项评审。

2.立项评审

立项评审的组织人是项目专员,参与人员有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专利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评审委员,输出的是批准了的《技术开发任务书》。评审委员会由开发部经理、电控部经理、市场部经理、工艺部经理和分管副总组成。

立项评审的主要内容有:①这个技术有没有必要开发,如开发出来,能否用到产品上;②技术的风险有多大,风险的解决方案有多少成功率;③项目的成本能否接受,项目的资源能否提供。

评审会的流程:①工程师介绍《技术开发任务书》的内容,重点介绍技术的难点以及预计的解决方法、技术开发后所能解决的问题或达成的效果;②委员会审核任务书内容,并根据需要提问,项目成员作解答;③分管副总做出项目是否要立项的决策;④委员会给项目评级;⑤成立项目组,任命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⑥项目专员做出总结,并指示下一步的工作。

评审会结束后,《技术开发任务书》获得批准后发布,各项目成员开发按计划开展工作。

3.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责任人是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输出是设计方案,含产品设计图或电路图。通常技术开发的方案都要设计两种以上,以便更好地比较和选择,且万一方案一不行,还有备用的方案。

有些技术在设计的时候难以确定最佳的方案,一些结构件的参数确定不下来。这时候,一般可以多设计几种参数的结构件,之后通过试验来验证,或者直接设计可调整参数的结构。如果等到测试结果出来不理想才去重新做其他参数的结构件,势必会浪费很多开发时间。比如,设计燃气灶的一个喷嘴,你不知道是多大直径最好,你可以按计算出的直径,在它的前后范围内再多做几种直径的喷嘴去做测试。

除了完成设计的图纸外,工程师还需要编写《设计方案说明》和《物料清单》。这些资料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给项目专员。项目专员要根据任务书的时间要求检查项目进度。

4.工艺评估和专利检索

工艺评估的责任人是装配工艺工程师,输出是《工艺评估报告》。因为技术开发不牵涉到开模,所以一般只要装配工艺工程师评估即可,不需要加工工艺工程师评估,也不需要评估开发成本,只需要对产品的装配工艺可行性评估即可。

专利检索的责任人是专利工程师,输出是《专利检索报告》。这个工作与产品开发流程的专利检索一样。

项目专员收到方案设计的图纸等资料后,发给装配工艺工程师和专利工程师,要求他们回复完成的时间,并跟进这个进度。两位工程师编写完报告,并经部门经理审核后,发给项目专员。

5.方案评审

方案评审的组织者是项目专员,输出是评审后的设计方案。方案评审的参与人有:结构工程师、装配工艺工程师、电子工程师、采购代表、品质代表、开发部经理、电控部经理、产品经理、工艺部经理、PMO部经理、分管副总。方案评审主要内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的风险、方案可否进一步优化等。

方案评审的流程:结构设计师介绍结构设计方案→电子工程师介绍电子设计方案→装配工艺工程师介绍工艺评估报告→专利工程师介绍专利检索结果→委员会提问题→PDT团队解决问题→分管副总作决策→项目专员作总结并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方案评审会议结束后,工程师们要根据委员会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项目专员要确定优化的结果。工程师们同时还要修改设计图纸,该图纸审核后归档于PMO部。

6.手板机制作

手板机制作的责任人是采购员,输出是手板样机。技术开发流程的手板机制作和产品开发流程的手板机制作一样。由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申请,采购员根据图纸和物料清单采购物料,物料回来后交给两位工程师确认。在这个过程中凡是用到项目费用的流程,都需要PMO部经理批准。两位工程师拿到所有物料后,组装成手板机。

7.手板机测试

手板机测试的责任人是结构工程师和品质部测试员,输出是《手板机试验报告》和《手板机测试报告》。手板机测试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构工程师的试验阶段,输出是《手板机试验报告》;第二个附件是测试员测试,输出是《手板机测试报告》。“试验”和“测试”不一样,“试验”是指方案还没定,通过各种试验得出最佳的方案。“测试”是指方案已定,通过测试检验其性能的可实现性和稳定性。

前面有说,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有些参数只能确认一个范围,需要多做一些样件。结构工程师在做试验的时候就是要试出这些参数,哪个才是最理想的。很多情况,不仅是确认一个参数,而是要确定好几个参数,而且这些参数是有关联的,工程师的目标是找出这些参数的最佳匹配值。如果按组合的方法,每种参数的搭配都要做一次试验,那肯定是非常费时而且耗成本的,这就需要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搭配,然后可以根据结果找出最佳匹配的参数值组合。

技术开发往往花时间最多的不是设计,也不是做手板,而是试验。因为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且中小企业的工程师对技术的理论知识往往掌握都不够,只能通过做试验的方法试出结果。很多时候,测试结果显示方向不对了,还要重新做手板再次测试。技术开发的过程比较重要,每次失败的测试都是一种技术积累,所以这些测试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记录,并且要做测试报告。

结构工程师通过试验,得出满足开发任务书要求的手板机后,编制《测试标准》,一起给测试员,申请手板机测试。作手板机测试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按结构工程师编制《测试标准》作测试,最后编写《手板机测试报告》即可。这个报告要品质部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测试更客观。

8.发布评审

发布评审的组织者是项目专员,输出是《产品技术发布报告》。发布评审的参与人有:结构工程师、装配工艺工程师、电子工程师、采购代表、测试员、开发部经理、电控部经理、产品经理、工艺部经理、PMO部经理、高层领导。方案评审主要内容:新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能否用在产品上等。

在发布评审召开之前,项目专员要确认好手板机能否达到《技术开发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达到了才可以组织发布评审。

发布评审的流程:结构工程师介绍《手板机试验报告》→测试员介绍《手板机测试报告》→委员会提问题→PDT团队解决问题→分管副总作决策。评审后,PDT团队根据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优化,由项目专员确认。之后要整理相关资料,归档到PMO部。这些资料包括:设计图、《手板机试验报告》、《手板机测试报告》、BOM等。手板机由开发部保管。

技术开发由于其难度大、风险大、不确定的因素多,是很有可能会失败的。结构工程师通过试验,发现目前公司的实力没法开发出来的,或这个技术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可向开发部经理申请项目结项。开发部经理可以召开内部讨论,讨论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如果确定不行,则同意申请项目结项。项目结项也是要召开评审的,也是由项目专员组织,其流程和发布流程基本一样,只是评审的内容是技术为什么不能实现。评审会议后,相关的技术资料也是要归档到PMO部,防止后人再把这个错误重新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