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红退出机制如何设定?

企业如果将分红定性为一种退出方式,属于法学认知的一个新视角,企业拿净利润一部分向股东分配,实质上也是实现了股东逐步退出。
1.股权劣后于其他权利,不分红对股东不利
一旦公司随后经营亏损,此前年份累积的所有可分配而未分配利润必须作为偿供保障,很容易被侵蚀殆尽,股东权益也逐步减少。
2.分红是将劣后的股权提升为优先的债权
如果公司将历年累积的可分配利润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红利分配,在此后年份亏损的情况下,因股东(对认缴出资实缴后)对公司债务不再承担责任,即使累积亏损大于股东权益,股东仍然不用承担责任,股东已经获得的红利分配也不会被追回。
3.非现金股利(红股)不改变股东权益的劣后性质
着眼于未来,将历年累积净利润以红股方式分配给存量股东,也就是法律意义上看是增加了名义注册资本。
4.现金股利不影响企业估值
公司的股权价值就是公司未来永续利润的现值。分红仅仅减少了企业账面现金,减少了净资产额度,企业估值的逻辑基础并不改变,从现金分红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看,还可能增加市场对其估值的预期。

股权退出有各种情形,其中必然有一个环节是回购股权,此环节的机制要提前设定好,包括股东方面和员工激励环节部分。

我们在股权咨询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投资公司后的小股东问,投资后的这家公司连续多年盈利却一直拒绝分红,拒绝召开股东会,召开股东会但是对不分配利润未作出有效决议,作为小股东能够退股吗?
1.首先在签公司章程时要说清楚,公司每年至少有百分之多少的利润是用来分红的,比如至少30%的利润要用来分红,实际只分20%的利润,小股东可以起诉要求撤销它。要规定好分红时间,召开年度股东会,做出当年的盈余分配方案,相应的分红又应当在什么时候到账。
2.股东须注意整理证据。当符合“连续五年盈利但不分配利润”的回购条件时,要求回购的股东须注意整理和保存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是连续五年不分配利润的证据。如果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且公司一直盈利,你可以强制公司收回股权。
3.股东应要求公司定期提供财务报表,以便股东了解公司的年度盈利情况,避免出现当股东诉请公司回购股权时,却发觉财务方面的证据不足等被动局面。要注意影响公司利润的各项因素。首先是会计政策,兼任管理职能的股东,他们从公司取得的报酬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火线加薪”或虚报报销等现象;研发、宣传等开销,避免管理层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而“杀鸡取卵”。
4.当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不分红时,代表公司10%表决权的股东,可提议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并要求对是否分配利润事项作出表决。如果股东会上你能拿到表决权的多数,则可以直接对红利进行分配。在公司经过股东会讨论决定不分配利润时,则股东可以要求公司作出“不分配利润”的决议。如果股东对该“不分配利润”的决议投了反对票时,股东就可要求公司回购其股权。

5.若公司章程中没有保障股东查阅、审计会计账目的权利,则分红权还是不能保障的。

6.如果公司股东会长期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公司的管理机构无法正常运转,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公司,并进行清算,当然这是最后一步,也是协商不成之后最坏的打算了。

所以,作为股东参与投资公司,提前一定要把分红退出机制约定好。

【做小结】

我们在很多实际的股权咨询案例中,都是因为没有建立股权进入、成熟和退出的机制,只是刚开始就把股权分配完了,以为万事大吉了,一旦公司发展得不错,比如估值做起来了,有投资公司感兴趣投资公司时,这时候相关股东就有自己的小心思了,开始想着从公司变现、捞一些好处了,如果没有把退出机制提前设计好,肯定就会有纠纷产生,大打出手或者上法院打官司,建议要提前跟律师沟通好,白纸黑字地签好相关的协议,以免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法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