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私和狭隘,到了终极思考中,就暴露无遗。
关于人的少。诸如人是什么、人是不是地球的异类、人为什么长这样等。
关于我的多。比如,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宗教和哲学都在抢答。
这两类思考,立场不同。在字面上,是人我的分别。实质上,前者是自然的立场。
自然的启示,形成伦理,而不是道德。伦理管自己,道德管别人。
比如,平衡,这是宇宙真理,都写在人的脸上:两只耳朵,兼听则明。两只眼睛,聚精会神。一个嘴,居中沉底。
长两个嘴,也能平衡。一个吃饭,一个说话,不容易呛着,岂不更好?
不行。吃饭时不能说话,这是家庭伦理,也是养生秘诀。
社会上,谁管这一套?都是边吃边聊,不然不叫社交。
每次聊起来,虽然一个嘴,却不耽误说两样话。
玄奘在介绍佛祖时,有一句最著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句话,等于替所有人发出了心声。
每个人都把这个“我”当成了自己。
我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人际的平衡,就此打破。
闲来潜水,看看网上的纠纷,一目了然。蛤蟆吵坑。
站在自然的立场,人的心境,若不能跟天地同体同大,并无资格唯我独尊。
按平衡法则,我是对的,别人也是对的。
东方的灵性,根植于圆运动。
运动中的每个点,都是唯一。把话说圆,都能照顾到。这样,法则就变成了智慧。
佛学和道学,都讲“无”,什么束缚都能抛开。
佛教和道教,都讲“有”,什么姿势都要到位。
这就占全了。两边来回说,都对,谁也打不起来,皆大欢喜。这叫圆融。
根器粗浅的人这么聊天,多少都得昧着点良心。不然还是丢人现眼。
唯我独尊,就无法照顾对立面,难以两全。要么拿大家说事儿,孤立对方。要么特立独行,招惹众怒。
这时的我,只是“一小撮”。它有个十分形象的同义词,在网上很流行,叫“屌丝”,常用来自谦。
在史上的杀人活动中,“一小撮”这个词,是件可怕的武器,用起来很过瘾。谁的头上有了这个标签,就离死不远。
自然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一小撮。岂不都很危险?所以,中国人虽不喜欢团结,倒热衷抱团。
好在六祖慧能留下四个字:自性具足。意思是,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圆满的,没有瑕疵。
这在浩瀚的佛经中,是最直接的真理,它挽救了苍生。
最后,给读者省省脑子,提供三个答案:
我是谁?我是自然。
我从哪儿来?从自然中来。
我到哪儿去?到自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