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退货流程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那么必然需要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审核机制。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可以区分为C端客户和B端客户。如果是C端客户发起需求,可以由客服承接,由客服主管或仓库主管做审批,流程相对简单。
B端客户则有所不同,因为涉及金额较大,货物数量较多。除了客服承接,客服主管审批外,还需要有对应销售的审批,以确认这批订单是否存在其他信息,是否有挽回的机会。同时,需要拉通财税部门,确认是否能够安排此单退货退款、是否有票务要求等,避免产生其他影响。
退货对于企业的成本负担较重,因此不是随便就可以发起的。根据发起原因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有理由发起和无理由发起。这两种退货流程发起的规则,从字面上就可以很清楚地区分开。有理由退货流程在发起时需要提供退货的理由,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以便审核人判断发起理由是否真实合理。而无理由退货流程的发起则不需要提供退货理由,可以直接发起,由审核人审批。无理由退货一般和时间规则一并使用,也就是说,会对无理由退货流程加上一定的时间限制,以此保证卖方的利益。最常用的无理由退货时间限制,就是七天无理由,依照正常的快递时效,七天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完成发货收货的过程。
退货流程的审核,作为售后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客服在退货流程中起到的主导作用是肯定的。对于做B端生意的企业来说,业务侧参与其中,也是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体验。这两者在退货流程中是直面客户的,自然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但是这和仓储职能,在退货流程审核中起到的作用并不相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审核人出现。在很多企业,售后的主责人实际上是定位在仓库的,因为实际的货物在正向发出方是仓库,在逆向又成了接收方。除了客户以外的货物两端,对于实际货物负有责任。
二是对于审核规则的制定。仓储职能是有话语权的,什么样的订单是可以审核通过的,什么样的订单是需要驳回的,在制定规则时,应有仓储职能的建议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