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万元的货发过来时已是2005年11月中旬,我借助以往的人脉关系,决定先在下面的一个县城做试点,并安排了两个业务员和厂家的业代小朱一起下县城给一个接了2万元货的经销商做铺市、分销。3~4天时间后,我派去的业务员和小朱给从这个接货的经销商处回收了6000多元的现金铺市款,应该说效果还可以。只是因为时间关系,对这些分销下去的货是否真正动销并没实际的调查,也没有时间进行测算。同时,为了在这个旺季快速铺市,加上对当地渠道网络比较熟悉,我不再坚持要求业务员一定得收现金回来,只是强调所有批点的货架上要能看到我们的产品。这个口子一松,借助我原有的人脉关系,业务员的工作开展的真是如鱼得水,10万元的货不到一星期就被铺了个精光,紧接着,我又订了20万元的货回来。
“做正月,耍二月,累死累活十二月”,进入12月,各超市的堆头成了抢手货,各大品牌都为挤占一个好位置而相互较劲。虽然我是新进入的品牌,但对于在超市做堆头、上专柜方面还是毫不吝啬的。因为都是在结账时扣除相关费用,所以合同被业务员一个个签回来时,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相反,看到仓库里的货在一天天减少,业务员每天忙于送货,我甚至暗暗高兴,觉得做产品就是那么一回事,早知道这样,就该早点出来创业,我也会像那些我所认识的经销商一样成为家产百万、千万的“财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