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要迅速了解产品,诀窍就是要会“抓重点”。任何产品,不管是日常消费品还是工业设备,钻深了可能都是大学问,涉及的知识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既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浸没到无限的信息中去,又不能在对产品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动手。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求甚解”,什么时候该“不求甚解”呢?
1. 必须了解客户到底卖什么
这里的“卖什么”,包括了客户具体卖什么产品,以及第二章提到的所有问题:标准品还是定制品?谁会用?谁会买?真正产生商业价值的资源是什么?等等。或者也可以概括为:这个产品是为哪些人解决什么问题的?
这是所有营销分析的起点,也是我们能继续了解产品更多信息的基础。我们把客户真正的业务范围锁定得越牢,学习起来就越高效。但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方向,而使整个学习过程陷入低效或无效。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只知道客户是做设备的,但没问清楚客户群体,想当然地误以为客户是直接一台台卖设备的。于是你勤奋地研究了三天这种设备的构造、材料和类型,直到客户偶然告诉你,他的设备全是成套卖的,重点在工程配套能力和定制能力上,而设备A也好、设备B也好,不过是整个工程的部件之一而已……于是你这三天的努力立刻失去价值,这就亏大了。
一定要记住:我们外行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产品统统属于考前突击,注意力是宝贵的,所以务必先看清考试大纲、记好考试重点,再开始复习。
2. 必须了解产品的要素
“产品要素”可能是一个很宽泛的说法,我且借用过来在这里做一个概念,特指那些会直接影响产品应用的点。比如卧式压铸机,有多大吨位决定了能压铸什么产品,买家选购产品时必须看压铸机吨位是否符合自己的生产需求,那么“吨位”就是卧式压铸机的产品要素;又比如无线网桥,有不同的工作频率,5.8GHz的无线网桥抗干扰性强、能在闹市使用,2.4GHz的就更适合在偏僻一些的郊区使用,那么“工作频率”就是无线网桥的要素……
任何产品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某类人的某种需求才被开发的,它的所有价值都只有在被使用时才能体现出来。找到产品的要素,我们才知道怎么对目标客户下手。一台柴油叉车就算效率再高,但如果我只想要一台能在车间内使用的、没有气体污染的电动叉车,那么我就不会为它花一分钱。如果说产品是一剂处方,我们需要找到它的“有效成分”和对应的“药效”。
3. 必须了解产品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每种产品的要素都绝不止一两个。而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些要素之间是否有关联,谁影响着谁,谁更重要。弄清楚这些关系,我们才能知道这些要素各自应当以什么方式、设计在整个营销框架的什么位置上。
比如铝合金原材料,棒材、板材、管材等“形状”是要素之一,6061、6063等“材料牌号”是要素之一,挤压、拉拔等“成型方式”也是要素之一。那么我们的条件反射就应该是:不同形状的铝合金都可以用任意牌号来做吗?不同成型方式都适用于任何牌号的铝合金吗?不同成型方式都能加工出任意形状的铝合金吗?……如果是,那么我就确定了这些要素都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在广告设计里灵活地通过不同模块来体现;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就找到了这些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甚至,通常我们就已经得到了一张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产品分类列表。随手打开一家卖铝合金材料的公司网站,我们可以意料之中地发现,其分类方式和产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几乎是一一对应的。
图2-1 主营铝合金原材料的某国外公司网站-产品列表
(右侧列表是各种铝材形状;下方选项卡是各种铝材牌号)
一般来说,越是“都一样、都可以”的要素,就越不重要;越是“这可完全不一样”的要素,就越要引起注意,而且往往会成为产品的分类依据。
4. 应当先了解功能、后了解原理
制造业产品,难免都涉及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或化学原理,或者说这个产品本身就是某种原理的商业应用。
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一个产品的所有工作原理,对于外行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事。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依然要从营销的角度去理解产品的设计和构造。而且,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它。
举个例子。“伺服电机”是很多设备上常用的工业部件,如果我说伺服电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是不是根本无法让人形成概念?但如果我直接说,伺服电机的功能是“能解决变频问题,受到阻力时电机自动减速,适应设备的实际工作需要”,好处是“和普通电机相比,控制精度更高、而且更节能”,这时,我是不是就根本不需要知道“伺服电机到底是什么”了?而且,即使我有兴趣、想对伺服电机了解得更深入一点,我的学习方向也会变成目的性非常明确的“伺服电机是怎么实现自动变速的”,而不只是宽泛地问“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这就是“用功能来理解原理”,先了解它是干什么用的,再了解究竟是怎么实现的,事半功倍。毕竟,买家买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产品的原理。在广告里,原理只是用来证明并说服别人相信“真的能实现这个功能”。
我们心中应始终牢记,不管设计和制造这个产品的人多么聪明、白了多少头发,他的最终目的都是唯一且明确的,就是为了满足某种人的某种具体需求。所谓产品,或者说商品,无非就是让某些人愿意掏钱来交换的东西。而我们需要知道的,不过就是这些人掏钱的原因罢了。因此,在营销的角度上,再专业的产品都可以是非常简单的。
营销策划人应当有睥睨所有制造业的智慧和信心,管他毛绒玩具或高压配电柜,管他螺丝螺母或流延膜生产线,总归是要用来赚钱的东西吧?工业原理再难再复杂,都得服从商业规则吧?所以,永远不要因为某种产品是“非常专业的工业产品”就畏难,永远保持着“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