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一:关于决策很难被理解的行为改变

表4-2关于决策很难被理解的行为改变

进行真共识的决策

决策方案难以共识之决策很难被理解

本内容中我们存在问题

目前阶段是否需要改变

改变具体行为描述

开始执行时间

参会者签名:

日期:

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找不到好点子,没有好的决策方案产生和决策方案之间很难被大家共同接受的问题,相信现在你对如何推动真共识已经有些感觉了。真共识一定是能够激励所有参会人员在会后充满激情去传递会议决议,并且信心满满地去干、去实现的目标!

大多数时候我们有前面的意识和做法,一定会大幅提升我们形成真共识的效率。但我们对于会议决策的这样一个关键环节——共识决策。我们一定要现场做确认,确认是否参会人员都一致共识了这个决策,并会认真对待与执行。

这里有个很好的工具,我叫它“共识决策卡”。首先给每一位会议成员发三张双面卡片:一张绿卡、一张黄卡、一张红卡。卡片要足够大,确保会议室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彼此手中的卡片,其中每种颜色都有其对决策的具体含义。

绿色:我支持这项决策;黄色:我可以支持这项决策,但我仍然有些疑问和顾虑需要被消除;红色:我不支持这项决策,它不符合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最大需求。

当会议的决策方案最终呈现出来时,请所有人一定是同时用卡片共识决策,如果可以最好是先背对背举出卡片,再面对面来共识。如果有持黄卡者,请他说出最后的顾虑,并请绿卡者积极回应;再请持红卡者:说出反对理由和给出备选方案。

我们最后通过卡片的颜色来确认我们是否真的共识,因为在很长时间的会议讨论之后,直接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不赞同,往往发言人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卡片的颜色,我们可以很好地判断我们是否达成真正的共识。(此方法参考《共识决策》,[美]拉里•德雷斯勒)

当然,使用前面的决策卡虽然是个好工具,但很多时候我们前面讨论得足够充分时,也可以简单地做个确认。就是请会议的主持者,一定不是会议的最高决策人,慢速地复问3次:“我们现在共识的决策是××,大家还有什么顾虑和不同建议吗?”每一次复问之间要停留一定时间,给内心有疑问的人一定的内心准备时间,并且最后一遍的等待时间一定要长,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鼓起勇气挑战全场的时候。当然这里的3次并不是一个定数,我们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最后,我们在会议的决策措施一定不是“妥协的产物”,而是“最好的判断”。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家才能从心底认同这个结论,才会加入“来,干吧”的行列。

到这里就把在会议中如何获取足够的信息,如何辨识真问题,如何进行关于真共识的决策讲完了,关于如何进行真共识的决策,面对找不到决策方案和决策方案难以共识的两种情况如何优化也提出了对应的方向。下面就来做一下这个章节的练习吧!

图4-5 真共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