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AR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不仅要考查候选人在过去工作场景的“STAR”情况,还要同步对比候选人在未来工作场景的“STAR”情况,这是“灰度”招聘的精髓所在。
过去工作场景和未来工作场景都存在大场景(企业-环境)、中场景(岗位-事)、小场景(团队-人)的三个层次。
过去与未来三种场景的对比如表8-9所示。
表8-9 过去与未来三种场景的对比
场景层次 | 过去的(原企业) | 未来的(新企业) | 考查点 |
大场景 | 过去的“企业-环境” | 未来的“企业-环境” | 两者的相似性 |
中场景 | 过去的“岗位-事” | 未来的“岗位-事” | 两者的相似性 |
小场景 | 过去的“团队-人” | 未来的“团队-人” | 两者的相似性 |
如果过去与未来的工作场景相似,候选人在过去场景中的行为与结果就能复制到未来的工作场景中。也就是说场景越类似,候选人越容易产生类似的行为与绩效。
我们应该采用基于新旧场景对比的STAR面试思路,如图8-2所示。
图8-2 基于新旧场景对比的STAR面试思路
基于新旧场景对比的STAR面试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Situation场景环节:在询问候选人过去的工作场景时,同步对比新的工作场景,看两者的重合度有多少。
(2)Task任务/目标环节:在询问候选人过去的工作任务与目标时,同步对比新的工作任务与目标,看两者有多大程度的重合性。
(3)Action行动环节:考查候选人在过去的场景下所采取的行动时,要分析候选人在这种场景下体现了何种能力(场景化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否移植到新的工作场景中,在新的工作场景下是否会有相应的行动。
(4)Result结果环节:考查候选人在过去的场景下产生的绩效结果时,要预判候选人在新的工作场景下会产生怎样的绩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