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十六:产品的嗅觉静销力

如果你觉得这个喧嚣的世界对你的影响太大,想让你的感官稍作休息,你可以闭上眼睛、捂住耳朵、闭紧嘴巴,不看、不听、不吃,甚至不去触摸,但你不能不呼吸。一呼一吸是人类无法停止的生存活动,因此,伴随呼吸而生的嗅觉是人们唯一不能停止感受世界的感官,也是利用价值最大的感官。

嗅觉让人们产生了对外部世界的气味认知,并成为记忆符号,长存在脑海之中,不仅如此,人们再次闻到曾经熟悉的气味,便会带来情感性的回忆和联想。

闻到来苏味,很多人会想起小时候到医院打针时的恐怖情形。随着猪肉需求量的增多,市场上饲料猪越来越多,食无肉味,但是如果闻到烹制好的香猪肉,就能够唤起大家儿时的记忆,乡村、农家、童年、妈妈的手艺等就会浮现在脑海中。

有两位心理学家——皮特·阿兹和斯蒂芬·杰里尼专门研究气味对人类的感觉、判断和行为在潜意识上的影响,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为“内隐气味记忆”,研究结果证明了气味对消费者认知及购买某件商品起着决定性作用。

另外,一个有趣的实验也证明了气味对人们判断产品价值的影响,两双完全一样的耐克运动鞋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房间,一个房间喷洒了花香,而另一个房间没有气味。人们会走进两个房间,然后评估这两双鞋的价值,及对这两双鞋的喜爱程度,所有测试者走出房间后会填写一份问卷,实验结果表明,总人数中的84%更喜欢放在有香味的房间里的那双鞋,同时,认为这双鞋的价格比无香味房间里那双鞋贵10.33美元。

由此可见,气味对不仅影响人们对产品的价值认知,也影响人们选购产品的行为,这就叫产品嗅觉的静销力。

街头巷尾的各种小摊充分利用产品的嗅觉静销力,烤红薯和炒板栗的撩人香气、臭豆腐的扑鼻臭味、烧烤的火燎香气,让人无法抵制散发在空气中的香气,促使行人停下脚步来品尝。

在美国,高达86%的消费者认为新车味很吸引人,在欧洲,69%的人也持有这种观点,因此,很多汽车品牌已经从追求车身设计和装备强大引擎扩展为“创造包括嗅觉在内的多感官体验”。

劳斯莱斯的典型案例证实了这一转变, 1965年劳斯莱斯银云花费了大量资金打造汽车味道,促使这款香型汽车成为劳斯莱斯在全球奢华轿车的标志性符号。新型汽车上市之初,劳斯莱斯接到了很多客户的抱怨,他们认为新车的质量不如以往,经过调查发现,味道是新旧车型的唯一区别。

旧款劳斯莱斯的车内有自然的气味,混合了木头、皮革、亚麻和羊毛的味道,但是随着新一代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更加安全的泡沫和塑料代替了这些过时的材料,劳斯莱斯通过人为的方式制造这种气味。专家对旧款香气的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包含了红木、皮革、油脂、汽油、涂料等800种不同元素的配方,重现经典气味。目前,每辆劳斯莱斯出厂之前,这种独特的气味都会被加进座椅下面,以表明劳斯莱斯的纯正性。

与劳斯莱斯的老派经典不同,凯迪拉克推出了包括西柚、甘菊、龙蒿、肉桂的新香型,以迎合品牌“生活、自由、追求”的价值观。

培乐多特意让橡皮泥产品散发出淡淡的水果香味,甜美的气味体现了培乐多安全、健康的品质,也深受小朋友们喜欢,这种气味牢牢地印入他们的脑海中,成为产品和品牌独特的气味记忆,当小朋友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商店里培乐多的气味将开启他们的童年记忆,成为他们为自己下一代选择的玩具。

美国营销学家马丁·林斯特龙曾与地板清洁剂的公司合作,该公司的清洁剂富含药品,刺鼻的化学气味成为产品销售的瓶颈,为了改善气味,改为了玫瑰香型,然而产品销量下降了27%。马丁·林斯特龙经过调研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刺鼻的气味恰恰能说明清洁功能强劲,而新的玫瑰香型让他们对改良后的产品功能产生了不信任。

当产品无法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嗅觉体验时,可以通过广告、包装、品名、道具等外在方式放大和强化产品的嗅觉体验。

壹号土猪“狠土但狠香”,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对好肉最直接的嗅觉体验,在终端直接用水煮白肉的方式,让消费者闻到肉香、吃到肉香,当今,有无肉香的嗅觉体验已成为判断肉品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

冲调奶茶通过气味刺激人的感官,首先让嗅觉感官感受奶茶的香味,水倒入奶茶粉里,就会产生浓郁的香气,因此,香飘飘奶茶直接用产品的嗅觉体验为品牌命名,从品牌名称上让消费者产生直观而强烈的产品联想。

喜达屋酒店集团旗下的多间酒店大堂隐藏着喷洒香气的机器,为酒店带来旧书和羊皮纸的气味,营造夹杂书卷气味的氛围,体现了酒店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高端定位,以吸引那些追求历史和文化气息的人士。

尽管嗅觉是人们唯一不能关闭的感官,很多行业和品牌并没有意识到利用嗅觉静销力打造产品价值,在当今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都呈大爆炸之时,独特而强烈的嗅觉体验也许更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