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长辈念叨一句话:上学的比牛毛都稠,考上的比牛角都稀。这是几十年前的事。那时候,考大学非常困难。
我想,这句话用在创业者身上,也是合适的。每年有大量的企业创办,但能拿到风险投资的,能走上资本市场的,能引起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终归是极少数!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统计数字: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其中4000多万中小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创业企业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每天都有大量企业诞生,也有许多企业消亡,企业诞生和消亡的数字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统计数字具体是多少并不重要,但不管怎么说,成功特别是大的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也可以套用一句话,创业的比牛毛都稠,成功的比牛角都稀。
但是,只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说不定也能创造奇迹。事实上,很多奇迹也是这么诞生的。
当年,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时,他还只是个有点沉默寡言的大二学生。Facebook第一行源代码,是他在一个名为柯克兰的大学生宿舍楼里用自己的电脑写下的。他创办这个网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同学投票评选出谁是哈佛大学的“校花”和“校草”。十几年下来,Facebook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用户超过15亿人,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
2004年2月4日,Facebook上线。很快,这个网站获得了哈佛大学在校生的青睐。在哈佛大学这个狭小的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后,Facebook开始向波士顿周边大学,以及其它以及其他常春藤大学扩展,然后才是高中和公司。直到2006年9月11日,才开始对所有用户开放。一步一步走下来,当年的小不点儿竟发展成了一家企业帝国!
彼得•蒂尔曾这样回顾PayPal的创业历程:在PayPal创立之初,用户只有24 个人。这些用户都是什么人呢?全是PayPal公司的员工。
他们认为,打广告吸引顾客,成本太高。于是,PayPal通过直接付钱给注册用户,再让利给用户,使其邀请伙伴注册。这项策略使得PayPal公司的获客成本降至每个 20 美元,而且可以保证每天有 7%增长幅度。这就意味着,每 10 天用户就可以翻一番。这样下来,4~5 个月后,他们就拥有了成千上万的用户。
后来,他们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超级用户——eBay公司,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10月,eBay以15亿美元收购PayPal。到今天,PayPal市值已超过800亿美金。从零起步,不长时间,就可以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似乎奇迹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奇迹。只不过,奇迹总是在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如何让奇迹在我们身上发生?如何找到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经营策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所有不甘于平庸的经营者,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