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服务体系主要通过诊断服务、咨询服务、评定服务和培训服务形成两化融合服务的生态体系,用市场配置资源,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自动自发健康成长。
(1)诊断服务:摸清现状、引导方向。
评估诊断队伍培育:形成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多级协同评估诊断队伍。
评估诊断:持续7年为全国10万余家企业提供评估诊断服务。
精准服务:准确定位当前综合集成困境,明确未来集成提升与智能协同的引导方向。
(2)咨询服务:提供方法、明确路径。
贯标咨询队伍培育:引导各类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持续培育高质量服务机构。
贯标咨询服务信息公开: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监督与评级办法》,推动740余家机构基于平台进行服务信息公开,接受监督管理。
评级管理:持续开展服务机构动态评级。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推动战略咨询、管理咨询、IT咨询等融合创新。
(3)培训服务。
培训课程体系:公开征集两化融合培训课程,研制形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培训课程与考试试题库。
培训教材:编写并出版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解、实施与评估审核》等培训教材。
培训服务:面向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组织宣贯培训活动数千场,覆盖共计50余万人。
(4)评定服务:权威判断、规范市场。
评定队伍:10家评定机构,近600名评定人员。
评定管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指南》国家标准报批稿。
评定监督:全流程监督评定服务,开展评定机构与评定人员信息公开与信用评级。
评定结果采信:评定结果的政府和市场采信有序推进,徐工、潍柴等龙头企业将优先选择通过评定的企业作为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