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老板要掌控好企业三驾马车

老板的工作是什么?

很多人听培训课老师的答案经常是:喝茶、融资、用人。

结果老板不管公司经营,很多把公司给“喝黄了”;做甩手老板,把公司真的给“甩掉了”,公司没有老板的直接参与管理,很容易脱轨。

最稳固的形状是什么?

答案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三条边都相等。它的重心就是三角平分线的交点、三条高的交点、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角点,等边三角形有这些特殊性而其它三角形就没有的。

企业要想稳定发展,一定要像等边三角形一样,每条边、每个角都很稳固,才能让企业不走弯路,稳健发展。

企业老板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点就是“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这三力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用等边三角形理论对标企业经营状况,哪一个方面比较弱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边倾斜,找到问题所在。

为了三角形不倾斜,就需要弥补、提升相对弱的一条边,让企业保持稳定发展。

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不仅组成三角形,还是老板的“三驾马车”,拉动企业的稳健发展,看透了这三力,老板就会知道如何调整,但是很多时候,老板看不透三力背后的问题。

产品力是根基,产品力也要与时俱进

产品力包含很多内容,有产品的质量、价格、包装、生产等内容,都会影响产品力的综合实力,产品力不是简单的一个质量问题。产品力不够硬,即使后续的营销做的再好,也不是长久,更不会成为品爱。

曾经的脑白金持续畅销二十多年,一句“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魔性广告语红遍了中国,也让脑白金成为礼品市场的畅销品牌。但是脑白金后来走下坡路,销量逐渐下滑,如今更是听不到脑白金的广告声音,也看不到脑白金的广告。

脑白金衰落的原因是综合方面,有人感觉创始人史玉柱卖掉脑白金是脑白金衰落的的一个转折点,导致后期脑白金销量下滑。从产品力角度来看,脑白金衰落是迟早的事情,脑白金产品力不够强硬,前期的成功更多的是靠那个年代的广告轰炸,凭借品牌力赢得了市场。

脑白金是一个保健品,不是药品,含有褪黑素(Meatonin)。补充褪黑素(Meatonin),可以调整人体生物节律,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除此外,脑白金的其他功效并是很明显,况且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国家(地区)将褪黑素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可以看出,脑白金不是消费者的刚需,对比国外海此类产品具有一定的严格控制。脑白金产品功效不硬,就决定了不会长久畅销,等消费者看透产品时,也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如今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苹果手机打败了曾经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索尼、波导、科健等来老品牌,成为智能手机第一品牌。这些老的手机品牌在当时为什么没有推出智能手机?让苹果后来居上,成为一家独大,如今畅销全球。

从产品力上来看,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品牌,没有前瞻性,让自己的产品力与时俱进,等到苹果智能手机出来后,反应缓慢,甚至还盲目自信自己的硬件和品牌,结果是消费者不会为你的认知买单,纷纷转向智能手机。这是典型的产品力落后,没有产品升级的失败案例,在不缺乏品牌力、销售力的情况下,这些传统手机大佬不愿意断臂求生,导致苹果的崛起,痛失市场。

通过传统手机品牌的复盘来看,产品力需要与时俱进,要引领市场的发展,而不是固步自封,高枕无忧,没有永远的产品,只有永远的需求。

传统的胶卷相机时代,柯达一直称霸胶片行业,是绝对的老大品牌,如今已经破产倒闭,本质原因是柯达没有与时俱进,敢于调整战略,发展数字时代的相机技术。关于柯达破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没有做出快速的反应和调整,过于盲目自信,对未来的产品发展预判不足。

其次,高层的战略决策保守,只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再次,内部管理层的意见不同一,对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目标不够清晰聚焦,导致投资失败,没有产生升级效应。

柯达的失败与摩托罗拉、诺基亚有一定的共性,过于保守传统的业务,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判断不足,没有做到一个企业应该创新产品,引导市场消费者的责任义务,最终被历史淘汰。

销售力薄弱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痛点

中小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10亿)非常多,他们刚刚度过了生存阶段,正处于迈进初步发展的阶段,更多的是不缺少产品力的创新,想尽办法创新产品,走差异化路线,在夹缝中生存。

大型企业一般做事风格比较蛮,组织部门多,开发一个产品需要很多流程,相对速度慢,中小企业速度快,船小好调头。但是中小企业虽然开发创新产品快,但是整体的销售力薄弱,包括销售团队的打造、销售管理制度的考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都很缺乏,导致好产品出来后,不能很快铺开市场,更不会迎来大发展。

销售力核心的力量是优秀的销售团队,在不具备很强的品牌力的状况下,必须依靠销售团队去拓展市场,打造样板,让产品尽快的铺到代理商和销售终端。无论是做B端还是C端的渠道,都需要销售人员去沟通,让产品不死在自己的企业仓库。

中小企业快速解决销售力薄弱的办法之一是招募带有团队资源和客户资源的领头人进来,为企业打一场漂亮的游击战,实现产品分销和锻炼队伍的目的。然后,让核心销售人员按照“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人才,逐步发展,逐渐提高销售力。

品牌力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三驾马车里面,品牌力是最难提高的,也是最大的竞争力。

拥有了强大的品牌力也就有了企业的护城河,在竞争中具备防御战,可以相对做到“自我”。犹如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所说的,只有经过了“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之后才能实现“自我”。

品牌力非常好,也就意味着销售力很好,产品力不差,品牌力的成功是建立在产品力、销售力成功之上,他们都是相互的关系。有了品牌力,就会吸引到优秀的销售团队加入,就会有优质的合作伙伴,就会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研发产品力。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品牌力,也不太愿意去走品牌化战略,因为缺少资金,大多数是为了生存而发展,潜意识里没有品牌战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色的认知,就因为没有品牌战略思维,导致企业原地踏步,无法实现提升品牌力。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有了品牌才会有更好的产品。

很多企业忽视品牌力的打造,感觉在一个行业中,都有了很多的头部成熟品牌,自己的企业实力小,干脆就放弃了,走上了低价或者模仿的路线,最终,只能是越走越窄。

品牌力的打造需要“品类化、长期化、系统化”,任何的品牌成功不是短时间实现的,还需要少走弯路,做好品牌战略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老板对于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的认知要重视,学会构建等边三角形的思考方式,不断地总结、复盘、创新,驾驭好这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