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问高管问题时,以下五类提问可帮助面试官高效评价高管应聘者。
(一)提问连续问题
提问时,可抛出两个或三个或递进或转折的问题,由应聘者逐一回答。连续问题的提问,不仅可以观察应聘者在短时间内的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还可以判断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归纳演绎能力。
【案例故事】“拷问”销售总监
一次MBA考生线上面试,一位上市公司的美女销售总监让我印象深刻。
面试开始后,在她介绍自己期间,我也快速浏览完她的简历,了解了她目前就职的企业与职位。于是,根据她的工作经历,我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在你的简历中,从原来的那家企业跳槽到现在的上市公司,薪酬翻了三倍,你认为这次成功跳槽是运气多一些还是基于自己的能力?第二个问题,你在现在的公司已经工作两年了,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两年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事件,以及你的解决方式?第三个问题,你报考我们学校的MBA,是因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能力不足吗?你希望通过MBA的学习收获什么?”
她听完我的问题,不疾不徐地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回答:“我的确是因为一位前辈的推荐来到现在就职的这家公司,但是前辈说得很明白,现在的这家上市公司已经远没有之前辉煌,虽然薪酬不错,但是管理混乱、人员复杂,如果真的决定入职,会面临不小的工作压力,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后,她又分享了自己刚入职时的麻烦与困境,以及她在多重压力下如何勇往直前,带领老队伍实现业绩突围。最后,她也坦诚的说出自己的学历问题,只有本科学历的她,在工作的这几年没有再进修。现在,不论是自己的职位还是上市公司的工作环境,她都感到不小的压力与局限,想给自己“充电”。虽然需要个人工作中持续努力,但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于是,她选择了半脱产的MBA学习形式,希望能在上学期间,将日常工作实践与学校的管理知识适时融合,全面提高自己、成长自己,让自己更加胜任目前的职位。
听完她的讲述,虽然隔着屏幕,我仍能深切感受到她在工作时迎难而上的力量与愈挫愈勇的锐气。我微笑着感谢她的回答,也由衷地祝福她能够在MBA的学习中,如愿收获成长。
(二)考察时间管理
对于职场人士,时间管理不是由直属上级的指示或要求来决定,而是由每个人认为的工作重要性来决定。高管应将自己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放在重要工作上,而不是自己擅长的工作、下属需要帮助的工作,以及习以为常的“救火”工作。
参考问题如下:
能否说一下,你上班通常做的第一项事务性工作是什么?
目前你正着手解决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近几天里,你拜访的一位公司之外的业内朋友是为了帮助你解决公司的什么问题?
在公司里,你与哪个部门或业务系统打交道最多?为什么?
你所在的部门或系统的例行会议周期是多长时间?一周还是一个月?是你规定的吗?为什么?
基层员工通常是向你汇报工作,还是向你的下属,也是基层员工的直属领导汇报得更频繁?你觉得有问题吗?
你要求自己这半年在工作中的成长目标是什么?现在目标完成的如何?
如果以“二八定律”量化,高管的工作时间,应将20%的时间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80%的时间用于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只有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高效地管理自己,在属于自己的管理层级平台上更快地成长。
(三)思考合作偏好
高管作为企业核心管理层的一员,往往是由CEO或老板直接领导与管理。招聘的高管与CEO之间是否性格相投、配合默契,也是面试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但是,高管职位的应聘者,往往不但有一套自己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而且对于所应聘企业的老板风格,往往也有自己的应聘偏好。
举例来说,如果应聘者偏爱充分授权、释放舞台、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老板,但是,所在的企业老板恰恰是事必躬亲,希望下属事无巨细的多汇报、多沟通的管理风格,这样的上下级合作势必不会长久。
问题参考如下: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喜欢什么样的老板风格?是希望老板对自己放权多一些、信任多一些,还是需要自己汇报多一些、指点多一些?为什么?
能否说一个你最不喜欢的老板管理风格?或者是在你曾经的工作经历中,有没有一段让你最头疼的与企业老板配合的经历?
你认为企业老板对高管核心团队的管理,是应该事无巨细地过问,还是应该抓大放小的放权?或者还有什么你认为更高效的管理方式?
在你曾经工作的企业中,有没有一位让你感动的企业老板?如果有,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你,可以分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