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朴素求真的“好学生”

养元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精进的过程,养元的成功也是其谦虚勤勉、求真务实、不断提升自我的自然结果。

(一)虚怀若谷,兼收并蓄

如果你曾经去过养元,如果你曾经接触过养元的员工,相信你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养元人身上流露出一种气质,即淳朴、谦逊、真诚、务实、自信,不夸夸其谈、不妄自尊大,给人以踏实感、信赖感。养元人对自己的行业和事业充满敬畏之心,他们尊重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每一位同行,他们由衷地赞美并虚心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或许,这才是养元人真正的厉害之处。

从行业底层、市场边缘中走出来的养元,一开始就具有求知若渴、奋发图强的企业品格。养元犹如一个无背景、无资源的寒门学子,为求上进,平日里勤于苦读,奋发图强。和千千万万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小微企业一样,起步期的养元底子薄,根基浅,求生的本能和发展的欲望迫使企业寻找生存与发展之路。

生存的压力和对成功的渴望是养元主动学习、力求上进的主要动力。产品缺乏竞争力,养元就向行业“老大哥”学习其产品研发管理,向白酒、保健品企业学习其产品定位方法;营销模式不清晰,养元就向宝洁、可口可乐学习其深度分销理论,向娃哈哈学习其“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布局;团队基础差,养元就带领员工从营销基础知识学起,号召团队成员向标杆企业、竞争对手学习;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养元就学习联想的亲情文化和严格文化,学习海尔的全员营销战略。经历过生存危机的企业往往对自身及外在环境有一种清醒、客观的认识,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放平心态,永葆学习、进取之心。对包括养元在内的任何企业来说,这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养元成为备受瞩目的标杆企业。但是,此时的养元仍然保持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开阔心胸。由此可见,养元已经具备了一个伟大企业的卓越禀赋。

如今,养元已经成为饮料业乃至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现象级案例,养元的故事也为各行各业所津津乐道。对此,养元人,尤其是企业领导者,总是谦虚地说:“养元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企业做得更好”、“我们只是在对的时间做了一些对的事”。作为与养元合作十几年的智业机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养元的谦虚不是做作,不是虚套,而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养元始终坚持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自己不懂或自己做不来的事,就聘用专家来做。所以,曾经有多家智业机构同时为养元做不同领域的咨询,养元博采众家之长虔诚姿态和大侠风范令人佩服。

(二)突破自我,持续修炼

养元的发展及成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即“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且把事情做正确”。这句耳熟能详的总结,看似平淡无奇,却很难做到。“企业的成功要过几道坎”、“××企业遇到了发展瓶颈”等说法,就是指企业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关键节点上实现突破和跃升,跨过一道“坎”,企业就能迎来新的发展期,否则,企业就会徘徊不前,不进反退。无论是在快消品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此类案例不在少数。在养元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坎”,养元不止跨过一个,而且几乎每次都是“轻松”跨过。企业连续十余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营规模过百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个“传奇”的背后是企业面对不同境遇时的一次次突破,是企业持续的、自觉的修炼提升。

从早期的市场追随者,到后来的市场挑战者,再到今天的市场领导者,养元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姿态在不断地变化。养元的发展伴随着市场半径的不断扩大,组织团队的不断充实,品牌影响的不断提升,以及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同时,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企业如何解决大区域作战带来的市场治理问题?如何不断地进行组织改造以保持高效的执行力?如何规划企业的顶层设计?如何实现品牌升级和品牌创新?如何使行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良性竞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养元要着力解决的。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养元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因此,养元能做的就是清醒、客观地审视自我,明确自己在不同境遇下应当扮演的角色,找出问题的重心,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实践探索中获得成长。这种持续修炼、不断突破自我的特质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能力,优秀企业往往都具备这种自我进化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就是一个企业自我修炼的过程,体现企业的学习能力。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要能够在每个阶段拥有应有的技能和素质。只是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制式课程可依循,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可供参考,只能通过不断地摸索、试错、改善和创新,实现自身的发展。如果说养元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那么它首先得是一个“自学、好学、善学”的学习标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不断地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在探索中成长、壮大。

(三)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深入洞察一个企业的成败得失,我们会发现企业的成败与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养元的良性成长和不断精进得益于企业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品质视作企业的优良基因,这种基因在养元的组织行为方式和做事态度上有着最贴切、最充分的表现。

1.事业心,企图心,冠军的心

养元团队总是散发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朝气和热情,从一开始,养元人似乎已经认定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十几年过去了,企业宣传墙上“激情四射、缔造传奇”的标语依旧铭记在养元人的心里,这句标语也是养元人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或许是困顿中的长久挣扎激起了养元人更强烈的事业心,或许是养元人对成功的渴望太过灼热,养元团队始终散发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养元人以做事业的心态做事,永争第一,这正是养元成功的根本前提。

2.谦虚务实,空杯心态

取得一时的成功很容易,保持恒久的进取却很难。和人一样,企业在取得某种成功时,难免会被虚荣心所蒙蔽,妄自尊大、虚夸不实,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养元的优秀品质之一就是无论在哪个节点上,都能对自己做出清醒而客观的审视,适时地清空自己,保持对事业的虔诚和敬畏之心。这种空杯心态和谦虚务实的秉性,使他们能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坚持做正确的事。当然,养元也曾出现过骄傲情绪和浮躁之风,为此,企业还专门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告诫全体养元人不忘初心,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

3.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

养元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海尔的张瑞敏先生曾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形容做企业的心态,后来,这八个字成为养元团队的信条之一。生存期的危机意识是自发的,因为企业每天的生存本就危机重重。在企业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而成为领先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能始终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是很不容易的。对从生死线上走来的养元来说,这种忧患意识是深入血液的,因为经历过创业的艰难,企业才会更加珍视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才会谨慎地走好每一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质量是生命线”、“市场服务无小事”等是养元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养元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养元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或许会想到管理、执行、文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养元的核心竞争力是养元人的“正确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本身就体现一种素养和能力。态度好,学习好,业绩好,这就是“三好学生”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