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行为的本质是通过借用资源完成自身无法完成的任务,使自有资源获取更高的收益水平。但是,负债不能无休止的增加,钱也不能一直借下去。这其中既有借款人的原因,也有出借人的原因。
尽管通过负债可能带来更多收益,但负债的增加会增大财务风险。如果负债创造的收益低于借款利息,那么借款人就需要用自有资金去填补这部分差额,这会给借款人带来不希望的损失。对于理性的借款人来说,他会通过评估借款所用项目的可能收益大小和愿意接受的自有资金损失程度来决定借款金额,并不会一味的增加负债。
但是,有些经济主体的赌性较大,或者对一些因素的评判偏于乐观,在考虑借款多少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债权人进行控制。
借贷关系一旦成立,债权人就将资金的控制权“委托”给了债务人,双方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债务人使用,按约定时间收回本金和利息,这是债权人的目标;而债务人的目标则是将借入的资金用于有一定风险的项目,赚取比利息更高的收入。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
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目标不一致,在借款完成以后,债务人就有可能为了达成自身目标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比如,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项目,这样债务人就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而债务人不会得到任何额外好处。但是,如果投资项目失败,债务人就可能无法按期还本付息,债权人会共同承受损失。对于专业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讲,贷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就是担心债权人因不合理使用借款或者经营恶化无法按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借贷关系成立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关注虽然可以让债权人在某些情况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降低可能损失的更有效办法是在借贷关系成立之前就谨慎地筛选合格借款人,并设定一些限制条件。借款人从专业机构借款成功一般要通过三关:
第一关:实际控制人关
为了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出借人常常从很多方面对借款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比如,有些出借人会对企业实际控制人或者借款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主要从实际控制人的人品、信用、能力、个人负债、兴趣爱好、价值观、婚姻家庭等方面对其进行审查。
第二关:担保关
在实际控制人审查过关后,一般情况下出借人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常用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
实际的担保形式可能更灵活,既可以是一种担保方式,也可以是几种担保方式的组合。在同一种担保方式下,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形式。
第三关:还款来源关
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将资金出借给债务人,并不希望最后通过担保条款得到偿付,而是希望债务人能够通过正常的还款来源进行还款,因此还款来源是债权人重点考察的对象。债权人一般会通过资料收集研究、实地考察、访谈询问、开会讨论等方式判断还款来源的可靠性。
三关过完后,资金出借人会根据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是否提供借款。由于不同出借人对借款人的理解及风险偏好不同,他们对是否出借及定价水平可能给出不同决定。因此,很多借款人常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当这三方面的潜力使用殆尽时,借款人往往就再也借不到钱了,这就是借款人的债务融资上限。
与专业机构对借款人的考察类似,面对是否借出资金的问题时,个人等其他出借人同样也从类似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只不过有些个人表现的相对理性成熟,有些则表现得轻率大意。另外,很多个人在出借资金时,还会受到感情因素的支配和高利率的诱惑。
国家的负债同样是有上限的。美国政府近几年发行了大量债券,以至于市场越来越担忧美国政府可能发生债务违约。尽管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国债钟实时提醒着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但迫于政府开支的压力,美国政府仍在试图不断地扩大债务总额,但越来越难卖的债券和越来越高的利率也让美国政府左右为难。
如果明知对方没有偿还能力或者将来不会偿还,出借人仍然愿意借出资金,这种借款已经不是严格意义的债权,而是类似于捐赠了。对于因高息诱惑而出借资金的债权人来讲,常常连本金都无法拿回,民间高息借款的老赖、曾经大面积爆雷的P2P,不时地提醒着人们“你想着对方的利,对方在想着你的本”。另外,如果能对财务杠杆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理解,出借人也不会借出资金,因为极少有企业的息税前利率能达到这样高的利率。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出借人都不愿再借钱的时候,借款人也就借不到钱了。
与金钱之债类似,当其他债务的额度达到一定程度没有偿还或者“信用”恶化时,欠债之人就难以再增加负债。比如,人们之间的人情往来如果一直是来而不往,那么这个“来”就不会一直持续。两个同学一吃饭,如果每次都是其中一个人买单,而另外一个人无动于衷,那这种吃饭的活动一般也持续不了多久。
借款人若想能够获取更多负债,就要关注出借人所关心的问题,让他们对完整收回“本息”感到放心,这是增强自己借债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维护自身信用额度,人们很早就提出了一些行为准则,比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