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是鲜活的

归根结底,老子思想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存在了2500多年,却误解多于理解,何况继承发扬与落实行动。老子2500年前的疑问,今天也依然存在: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老子所说的“易知易行”指什么呢?天地之间,逻辑最大。天人之际,为善最美。维特根斯坦说:逻辑充满世界。道的逻辑也应该充满世界。

逻辑与善,就是老子的道与德。德是善之果,道是德之源。人间失德、缺德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性善恶问题,不是人心的问题,而是对“道”的无知。一切恶行、邪道、大迷,皆源于不知“道”。道都不“知”,如何能够“行”得顺呢?

何为“善为道者”的“要妙”(诀窍法门)?总结老子本义,可以概括为“十六字诀”:有道则行。无道则止。得道长久。不道早已。

做事要找到“窍门”,就像走路要在大路上走,没有找到方法、窍门的做事,就是妄作,就像在没有道的路上行走,肯定是艰难的,所以,有道则行,无道则止。没找到道路,就不要妄作,妄作是凶险的。

找到了道路,遵循道路,惟道是从,一心不二,就能长久,就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也能够给别人带去帮助,这是得道长久。反之,无道也妄作,不道还要强做盗竽,那就会早早完蛋,这是不道早已。

道不是手电筒,用来照别人的错误。道是照妖镜,让人时时不忘观照自己,看看自己的所思所为是否符合道的法则。每一次,当人们用老子的道的思想来观照自身的时候,人的心里就升起一道光明。当老子思想照进人性,世界就升起一道光明。

道是自然;道是自朴;道是自均;道是恒与善人;道是乐与饵,过客止;道是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道是没有战争,道是不争;道是复归于婴儿;道是柔弱胜刚强;道是温暖的母体;道是人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贝多芬和席勒的《欢乐颂》,传递了人类的最高理想,也是老子的理想天下: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惟此自然,自由快乐。惟此光明,亦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