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中投资策略综合分析

一、概况及特征

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东邻中原城市群,南邻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我们此次研究的关中城市群包含陕西省的6个城市、山西省的2个城市、甘肃省的2个城市。

从卫星灯光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以西安为核心的城市集群,西安、咸阳已实现西咸一体化。

关中城市群主要特征:

1、关中城市群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战略地位显著。

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2、关中城市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南依秦岭、东跨黄河,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地理标识,发源和兴盛于此的始祖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平凉、运城、临汾等城市历史悠久,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城市群内各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交流合作密切、区域认同感强。

3、关中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完备。

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产业结构4正在迈向中高端。西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批国家级产业园区,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

4、关中城市群科教创新资源丰富。

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2016 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3%,拥有普通高校 99 所,在校大学生超过 100 万,两院院士 64 人,各类科研机构 1100 多家,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 25 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4 家,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

5、从城市群融合发展看,由于关中城市群腹地较小,自我发展受限,关中城市群应和中原城市群相向发展,构建统一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城市群综合分析

淮海城市群国土面积为5.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963.41万平方公里的0.59%;地区生产总值为2.1万亿元,占全国63.65万亿元的3.3%;人口为0.5亿元,占全国13.68亿元的3.65%;关中城市群在主要城市群比较中处于相对较弱势的位置。单位面积产值0.15亿元,处于各个城市群最低,人均产值4.12万,高于中原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基本持平。

关中城市群属于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强核吸附为主要特征,核心城市西安吸附力较强;

关中城市等级体系两极分化严重,处在城市发展较好区、适中区、较弱区城市比例为1:1:8;

从城市群投资潜力雷达图可以看出,关中城市群城镇化率、产业发展、交通便捷度这几个维度发展较高,但其经济活力、市场容量等水平发展较低。

从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图可以看出,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联系最为密切,其次与长江中游、成渝联系较为密切。

关中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

从关中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可以看出,西安与咸阳(0.286)联系最为密切,其次西安与渭南(0.049)、咸阳与渭南(0.012)等城市联系较为密切。

运城同时纳入关中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势力范围,将运城分别与2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对比分析,运城更倾向于融入关中城市群。

三、城市房地产投资策略

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房地产市场热度、投资安全性三个单一维度给出城市群各城市排名情况如下图:

核心城市西安处于扫货区,主要是受政府调控影响,房价地价涨幅不大,且三年来的土地供销平衡,未来会存在一个补涨的机会,应抓紧时机,增大土地储备;一般城市大多处在挑货区,城市发展较为缓慢,应谨慎进驻;关中城市群整体发展缓慢,目前地货比整体都相对较低。

根据九宫格阶梯筛选法则,处在阶梯阴影区为重点拓展城市;扫货区积极拓展城市有西安,应积极扫货;黄线框内的重点拓展城市,主要包括渭南;挑货区的重点拓展城市有运城、平凉、商洛、临汾、天水、咸阳、宝鸡、铜川等8个城市。

根据九宫格模型得出关中城市群作战地图,主攻城市渭南。

以行业领先房企投资评审标准作为筛选器,商洛、渭南城市销售利润率为负,除战略考量外,能不进驻则不进驻;平凉、运城、宝鸡、临汾、铜川城市平均销售利润率低于15%,应关注市场风险,重点把控好获取土地位置及价格。

充分考虑TOP50房企之间的竞争平衡,关中城市群各城市中已进驻TOP50房企均未超过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