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业逻辑是否走得通,而且想象空间巨大

投资人经常考察的问题是:

(1)你的核心和潜在客户是谁?他们认为你的产品好不好?

(2)到底是怎么挣钱的?多久能盈亏平衡,后面持续赚钱?

(3)你的产品或服务怎么生产?怎么营销?

4.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

商业最根本的还是你的产品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其他一些虚的概念者是浮云,O2O、共享模式、区块链、AI、VR等,一切还是要产品来证明价值。因此,你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呢?

(1)你的产品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有很大的壁垒吗?

(2)市场有足够大的需求吗?上下游之间有完整的链条吗?竞争对手强大吗?

(3)产品的成熟度要多久?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迭代?

其实,MP3理论(M市场、团队People、产品Product和预测Prognosis),也就是市场是否足够大,蓝海还是红海,发展态势强劲。团队最小是两三个人的核心团队,有分工、性格差异。团队要异能互补,CEO凭一个人很难招到合适的人。产品要花长时间研究,找智囊团或技术牛人做判断。预测做时间轴的规划,比如三个月、六个月或一年,达到什么里程碑成果,人工、市场推广成本是多少,下轮融资点。

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四个方面的投资逻辑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在四个方面做好,获得投资的机会就小。

◎投资机构如何运作

你可能见过很多投资人,也给他发过BP,甚至还详细聊过产品,但你知道投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吗?当一个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后,他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下面就简单讲讲投资项目的十个步骤,如图1-3所示。

未通过

未通过 通过

图1-3 投资公司作业流程图

(1)找项目:该项工作由投资机构的投资业务经理推进,投资经理通过路演现场、行业协会、合作伙伴、个人关系等渠道搜集投资标的,按照项目筛选标准对标的进行甄别。主要找项目的渠道有:FA、众创空间、投资论坛对接,这种公众场合最后投得少。还有成功的创业者介绍、基金的LP引荐、BAT的一些高管介绍、大学校友会、MBA同学会介绍、天使学院、天使协会介绍。

(2)初步立项:投资经理觉得项目“还可以”的话,则会继续对项目所属领域进行研究,撰写初步可行投资报告,并提交投资机构一定层级进行审议,俗称“初步立项”。

(3)商业尽调:初步立项通过后,说明投资机构除投资经理外,该项目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则投资经理会组织业务人员对标的项目(公司)开展商业尽调,商业尽调将重点关注标的公司的团队和业务,通过高管访谈、实地调研、上下游客户走访、竞争对手调查等方式继续考察项目的可行性。

(4)正式立项:投资经理对对标的公司摸查一遍后,会形成一个正式立项报告,提交投资机构更高层级的机构审议。

(5)专业尽调:正式立项通过之后,投资机构将组织投入更多的资源对标的公司开展进一步专业调查,包括财务尽调和法律尽调,专业尽调将重点关注标的公司财务情况与法律风险程度,该阶段有可能需要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协助调查。

(6)投前诊断:经过商业尽调与专业尽调后,投资经理需要撰写一个投资建议书,全面分析对标的公司的尽调后得出的结论,并在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前进行项目预审。

(7)项目投资决策:投前诊断通过后,投资机构提请召开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本次投资,一般是7、9、11的单数表决,按一定比例决定是否通过,有的公司董事长有一票否决权。

(8)办理投资手续: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通过,办理投资协议的签署,按照协议给你打款,也会派董事席位,还有财务监督人员。

(9)投后管理:该阶段会根据投资标的公司的时间轴节点持续不同的时间。

(10)投后退出:投资机构通过标的公司的IPO、被并购或管理层收购等方式退出,实现投资收益。

当然,这十个流程一般针对较成熟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较前期,整个过程没有那么复杂,可能就三四步,针对你本身的项目竞争力、专利、模式进行研究,财务和法务做尽调,就可以签订协议了。

◎投融资的步骤有哪些

找投资公司融资快的一个多月,慢的要一年以上,正常是3~6个月。如果你要融资,要么亲自跟进,要么请专业的融资顾问来做。以下是十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