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至今,国外对PLG策略其实已经被关注了,如图2-1所示。纵观这近10年多的发展历程,尤其在2018年后,PLG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SaaS厂商所追捧,而国内是在去年(2021),PLG才开始被圈内所关注和探讨......
图2-1 谷歌对“产品驱动增长”的搜索兴趣曲线图
在PLG之前,国外SaaS产品增长策略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的变迁,最初国外SaaS公司均是由SLG(销售驱动增长),然后开始出现产品辅助增长,到最终才演变PLG(产品驱动增长的策略),如图2-2所示。
图2-2 增长策略的变化
(1)在1980年-1990年:国外的SaaS公司主要以销售为主获客(SLG),需要1对1进行客户转化 ,如SAP、 Oracle等这类老牌SaaS企业。
(2)2000年代:还是销售为主,但客户希望先试用产品或者看看Demo ,一些公司开始通过产品辅助增长,其中最典型代表是软件巨头—Salesforce。
(3)2010年后:迎来了产品驱动增长(PLG),不再需要过高销售成本,通过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就可以带来获客/留存/转化,通过免费版或试用引导用户升级付费,如slack等这类典型代表PLG公司。
2019年开始,国外出现了一批包括Slack、Zoom、Atlassian等明星公司,这类产品都经历过自发式传播,用很少的市场营销费用就完成了惊人增长。PLG公司普遍成长速度非常快,从成立到IPO的时间明显缩短,基本上很多在10年内就能走到IPO阶段。上市后表现也相当不错,尤其是业务增长后劲喜人。在国内这类的企业包括蓝湖 、小鹅通、石墨文档、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