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培训中,我们都会问:“今天,看了当地《XX日报》的同学请举手。”
结果发现,除了关心国家大事有限的几位,一般人已经很多年没有看也不订阅《XX日报》了。因为,这样的报纸,通篇看下来,讲得都很正确,但是你一点也记不住。
如果你的品牌广告也这样做的话,财政局会给你钱吗?
不要以为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不信我们来看案例。
【案例】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不久前,在诺基亚高管团队宣布解散的会议上,本届CEO一脸无辜非常委屈地对全球的记者说:“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尽力了!”
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吗?我们看看他们这句在中国CCTV、各种TV上长年累月地砸了多少亿元的广告语!这种在《XX日报》经常见到的空洞口号,诺基亚也入乡随俗,不惜血本。我们在营销传播上,把这样的口号,称之为“正确的废话”。
因为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卖个花生、生产个饮料,如果仅仅吆喝一下产品,企业家觉得很俗很没有档次,一定要跟“强大国家,强壮一个民族”扯上关系。
今晚就打开电视机,拿出纸笔记录一下,你会发现,像这样自己觉得很正确,消费者一点也记不住,广告费烧完了,产品趴在货架上一动也不动的广告,占到总播出量的70%左右。
不过,竞争对手愿意烧钱让他烧去,你得把你的广告改过来,怎么改?
想一下,广告的5个基本原则。看一下,红牛、王老吉、六个核桃、南方黑芝麻糊和极草这些企业的广告是怎么做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诺基亚。
科技以人为本,应该是国家科技部的口号,就像我们各地政府大院一进门的山墙标牌是“为人民服务”。
诺基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它对应了什么独特的需求?它在品类细分上,与苹果、三星甚至HTC相比,有什么差异化价值?它的品牌传播输出,如何去表达这种价值?它的产品与苹果、三星比起来,你有什么性价比的优势?在暑假档期,有什么独特的吸引人的主题活动?
诺基亚不能拿欧洲那一套来在中国市场传播,也不要以为品牌占据了道德或者情感的高地,品类的差异化价值就能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需要一个可以记得住的具体的购买理由,这个理由既要表达具体准确,又要精妙无比,一说,他就记住了。
但是,千万不要把肉麻当有趣,把恶俗当艺术。比如,湖北某靠近重庆的县城,给自己城市定位的广告输出语就是:“我靠!重庆!”另一个“异曲同工”,不知道如何能够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通过工商局、宣传部、市政府办公会议,并且发布了不短时间的城市广告,是大家热议一时的江西某城市的广告:“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总之,广告能让人记住,你成功一半了,接下来你还要让他动心——让他产生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