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在惊呼:“生意难做。”虽然经济大环境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微观环境还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中小饮料企业如何开展旺季的市场营销工作呢?
(一)做好规划工作
这里说的规划工作是营销战略层面的工作,中小饮料企业的战略布局向二三线市场倾斜。将企业部分资源、人员等投向二三线市场的考虑如下。
第一,一线市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水平和频次下滑,竞争强度增大。
第二,城市的工业区、特别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工薪阶层收入降低,人员分流,需求自然下降。
第三,二三线城市人员回流,特别是一些县级市场,消费水平在一段时间内不会降低,甚至会逆向增长。
找好旺季的根据地市场,这样,在危机中才能找到商机。这个根据地不一定是一二线市场,也可以是重要的县级市场,甚至农村市场。
从公司的高层到中层,都要充分重视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国家不断推出刺激经济的组合措施,农村的消费需求会逐渐扩大,对广大的中小饮料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在策略上,营销策略重心“下移”,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包括部分重点县级市场);资源配备和组织架构到位,人员安排要科学、合理。针对二三线市场对周边市场形成一个辐射圈,围绕这个核心进行重点突破。
(二)产品要到位
看到农夫山泉公司的水溶C100卖得那么火,还卖得那么贵,我不由得感叹:在中国市场上,一个好产品就是一个好市场。
如果说产品是基础,可能很多人会说“老掉牙”了,但我不厌其烦。说中国的产品时代、品牌形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单纯的卖点(USP)已经不可能打动消费者了。说错了吗?没有,但说得太绝对了,水溶C100的异军突起,不是单纯定位的成功,是创新产品的成功。
所以,确定战略后,产品开发一定要跟得上,不然,那么多的资源和人员都将被浪费掉,销售人员也会在完不成销售目标的深渊里挣扎。
对一般的中小饮料企业来说,需求永远是根本,要不断发现、调整。针对二三线市场或一些重点的农村市场,开发出几款新产品,配合农村市场的“下乡”营销攻势,搭便车未尝不可。
(三)渠道管理(包括终端)是关键
很多厂家在淡季很注重渠道的激励和维护工作,但在旺季就忽视对渠道的管理和控制,只盯着销售数据。到了需要在渠道发力的时候,发现经销商、二级批发商无法沟通,终端资料不全,不要说不遗漏了,连基本的覆盖也达不到。
对经销商的管理,重在目标的实现和过程的控制,如量化的产品系列、渠道的覆盖和厂家的资源、控制力度匹配。绝不要提出不现实的目标,经销商、重点二级批发商的选择也要适合:双方在需求、目标、资源、认识上相对一致。
对终端的管理,可以分渠道、分经销商管理,也可以派业务员协助二级批发商和经销商管理终端,做到分类管理、重点走访、重点宣传、货畅其流。
渠道管理一定是双向的,而不是下压式的管理。要有目标,也要有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路径。多做协助,“以我为主”进行管理和沟通工作。
(四)宣传、推广注重效果
中小企业在旺季做宣传和推广最讲究效果,当然不是说不要进行品牌形象的投资,而是在宣传时注重产品的销售效果。比如,新产品上市,中小企业在旺季推出新产品可以考虑用品牌背书的形式,突出新产品的名称,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好少开展路演、赠饮活动,把这部分的资源投入在人员促销、特价、赠品上。
(五)团队建设是难点
销售工作最难的是管人。要管好人,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标准和对销售目标的控制力,以及对销售人员的支持和培训。
组织架构是保证执行力的基础,没有组织就是一盘散沙。对中小饮料企业来说,在销售旺季不是人多就能取得胜利的,按照市场的分布,集中人员进行旺季的铺货的促销效果更好、更有效率。
要完善终端人员的走访标准和控制标准,不断评估销售效果和效率。旺季销售要体现气势,更要有不怕输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打造铁一般的团队。
加强业务员的培训。主要分为日常的例会、专题培训,如产品陈列、生动化、客户沟通、新产品上市的专项培训等。特别是新产品上市的专项培训,一定要模拟现场进行,或者直接将团队拉到市场进行,让业务员身临其境,效果更好。
中小企业旺季销售工作要有战略和营销策略,但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执行能力,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和调整。
变就有可能,中小饮料企业也能在经济寒冬里创造“温暖”的“旺季神话”。
新产品上市试饮(试吃)的关键流程与核心要点
1.试饮(试吃)的关键流程
流程不是解决“为什么而做”“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的问题,而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新产品试饮(试吃)的关键流程如下。
(1)准备阶段
如果信息收集、卖场沟通不充分、不到位,将使得整个试饮(试吃)效果大打折扣。
要准备什么呢?一是试饮(试吃)活动安排进度表(地点、时间、场次),二是制定试用活动工作流程。场地联系、卖场外围的宣传、营造气氛,礼品、产品展示、相关物料准备等,布置现场,包括对卖场外围环境进行适当包装和展示,突出特点和品质。
(2)执行阶段
总的原则是不断有小亮点和小高潮,不能保持一个节奏。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者关注的首先是体验,其次是味道,试饮(试吃)活动一定要体现价值:目标消费者获得了价值,厂商实现了价值增值。
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保证效果和影响力,主要包括:向目标消费者打招呼、介绍产品和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传递利益点和价值、促使消费者购买、填写反馈表、收集相关信息。
(3)维护阶段
在试饮(试吃)结束后3天内完成电话、信函回访,听取消费者意见并评估活动。向核心目标消费者邮寄礼品,并邀请他们参观工厂或品尝其他新产品。
2.成功试饮(试吃)的核心要点
(1)确定营销目标
首先,销售目标。对中高端新产品推广来说,通过试饮(试吃)吸引消费者现场购买,完成销售目标,销量也是试饮(试吃)活动的重要环节。要做好试饮(试吃)活动的计划,完成销量目标。
其次,品牌目标。通过开展试饮(试吃)活动,向目标消费者传递产品和品牌信息。另外,了解核心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为品牌的宣传和塑造提供依据。
最后,可以建立核心忠诚消费者的档案资料库,为会员营销提供数据支持,如DM邮寄、新产品告知等。
(2)做好卖场陈列
在试饮(试吃)活动现场一定要配合卖场的特卖活动,至少促销员要告诉消费者促销的新产品可以在哪里买到。否则,消费者只知道有这个产品并且还不错,可是他们不可能跑遍商场去找。
试饮(试吃)绝对不要成为一种形式。那么,就必须在卖场做好陈列,陈列也是品牌面貌和精神的体现。
第一,排面的陈列,按照平常的陈列原则进行,突出重点推广的新产品。
第二,原则上,在活动期间要让卖场无偿扩大正常的排面。
第三,给予新产品特殊陈列的支持,如在活动场地周围设堆头或特殊陈列。
(3)组合好现场人员
第一,人员培训,包括企业、品牌、产品知识的培训,一套完整的话术,产品卖点、利益点。
第二,人员分工,试饮(试吃)现场的分工,排面、端架、堆头周围人员的分工,便于现场拦截。
第三,人员组合,销售人员(促销人员)、推广人员、现场主持人员等组合。
慎重选择促销人员。要记住:一个好的促销人员会使促销效果至少提高5倍!不要因为时间仓促或降低成本而随便找几个大学生在试饮(试吃)台前站一天就完事了,这样的活动还不如不做,反而会影响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
(4)实现销售目标
第一,既然是一种活动的运作模式,就一定要体现规范性和可复制性。根据需要可以成立专门的新产品试饮(试吃)推广专业小组(几组同时或流动循环进行),并建立中高端人群的资料库,将其常规化,并作为中高端产品、品牌运作前期的核心推广方式。
第二,建立配套标准,从营销战略、资源、人员上支持精准营销的方式,并建立全方位的流程和标准化模式。
第三,做好跟踪服务。
(5)考核评估
第一,实现营销目标。占40%左右的权重,包括销售目标的实现程度、品牌推广(目标消费者的接触数量,现场和卖场展示)。
第二,执行过程。占40%左右的权重,包括物料准备、现场效果和氛围、消费者沟通、卖场的支持程度。
第三,问题收集和表格填写。消费者资料的收集和试饮表格的填写,消费者反馈的信息、主要问题的收集等。
具体的评估标准包括:参与试饮的人数;受影响的人数;参与试饮者的实际购买的比率;现场参与者和围观者对产品及促销活动的评价;如果是持续性的试饮(试吃)活动,还可以比较活动前及活动后产品知名度和购买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