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用工风险
签证合规性风险:持旅游签或商务签从事工作容易触犯当地法律。例如,印尼移民局会检查企业员工签证合规性,巴西联邦警察曾封锁整栋大楼检查签证。越南的中资企业甚至因签证问题,要求访客在门口交流,避免进入公司引发风险。
工作时间与考勤管理风险:各国对工作时间有明确规定,需做好考勤记录。如巴西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打卡纸条,员工会妥善保存以备举证。
加班费支付风险:海外国家对加班费支付要求严格,与国内 “心理契约” 式的加班处理方式不同。例如,巴西规定,即使员工处于待命状态(stand by 时间),企业也需支付 50% 的正常加班费。
劳动合同签订风险:各国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不同。如印尼原则上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仅项目型临时性工作可签订固定期限合同,且结束后不能随意续签。
绩效管理与解雇风险:海外企业绩效管理需有清晰依据,否则可能引发纠纷。解雇员工难度大,多数国家要求先发警告信、调岗等,如欧洲国家解雇流程严格。
工会风险:在巴西、欧洲等国家,工会影响力巨大,企业调薪、停工等事项需经过工会,且不能随意辞退工会成员。
(二)风险应对建议(时间01:07:14)
重视法律合规:企业出海前应深入研究目标国家的劳工法规,尤其是拉美(如巴西、墨西哥)和西欧(如意大利、法国)等劳工法严苛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法规细致,触犯风险高,罚款额度大。
聘用专业律师:无论是在总部配备熟悉海外法规的律师,还是聘请外部法律顾问,对于企业出海都至关重要。以巴西为例,其劳工诉讼率曾居全球首位,华为在巴西设有十几名律师负责相关事务。
规范内部管理:从签证办理、工作时间记录、加班费计算到劳动合同签订、绩效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保留完整证据,以应对可能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