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企业都非常重视新生代的入职培训,因为刚入职的新生代是一张“白纸”,在第一时刻赋能新员工价值观,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新生代入职的第一时刻赋能价值观,也有约法三章的意味。
赋能价值观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先声夺人的影响;
(2)创造价值和意义;
(3)积极的成功故事;
(4)现身说法的反复强化;
(5)用逆境营造积极氛围。
先声夺人的影响。新生代入职的第一课往往是企业文化课,通过企业文化课培训,把“积极主动”“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理念通过面授培训、体验活动、案例演示、企业歌曲学习的方式传递给新生代,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作用。笔者离开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已经有十年时间,有一次回这家公司授课,再次听到企业之歌的时候仍然忍不住心潮澎湃,这充分证明先声夺人的入职培训十分重要。
创造价值和意义。企业文化课都会介绍企业的产品、发展历史,以及企业的愿景,这些都在向你展示在企业中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企业工作,不只是获得一份薪酬,你还在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你还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这个时候你和你的团队都会充满正能量。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多给下属介绍每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哪怕将来他们遇到一些琐碎的工作,也不会有太多的怨言。
积极成功的故事。在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公司都会请往届优秀员工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会传递正能量,当然这些故事也都符合我们前面说过的故事要求:
(1)有对细节的描述;
(2)不要吹牛;
(3)符合故事曲线。
有些企业甚至会把这些员工的成功故事拍成视频,通过这些故事来诠释企业积极的价值观。《华为人》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华为人》通过描述华为4个普通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百折不挠,克服困难,赢得客户,获得尊重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以顾客为中心,什么是奋斗者,什么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通过这个视频体现出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顾客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现身说法的反复强调。无论是企业的创始人,还是团队的领导者,如果他能以自己的故事和新生代分享,不但能获得新生代的信任,也对营造团队的积极文化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用逆境营造积极的氛围。笔者举一个例子:
2019年7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有篇文章《深圳为何在流行“失败学”?》,文中列举了深圳的招商银行提出“招行离冬天还有多远?”,2018年万科打出“活下去”的标语,早在2001年,华为的任正非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这些国内响当当的一流企业没有大谈“成功学”,而是不断强调危机意识,就是在逆境中为组织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不知死焉知生,不只是东方企业,西方的比尔•盖茨那句“距离微软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也是因他深谙此道。中美贸易战中,华为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任正非:“美国对华为极限施压,华为是不是已经到了最危险最危难的时候?”任正非回答:“不会,在我们没有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孟晚舟事件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公司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家口袋都有钱了,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才是危险的状态。现在我们公司全员振奋,整个战斗力蒸蒸日上,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说是处在最佳状态。”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给员工灌输危机意识,对企业所处的逆境进行分析,不但不会削弱团队战斗力,反而能起到提振团队士气,营造积极氛围的作用。
聊完赋能的钻石模型,我们讲一个反向赋能的最佳企业实践。
所谓的方向赋能就是新生代给高层管理者赋能。
某H公司,《对EMT20分钟》开讲
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经营管理团队
时间频率:每1∽2个月,抽1天的时间,6个小时左右,5∽6个课题
操作流程:
(1)新生代自荐报名;
(2)由专门人员筛选专题;
(3)新生代20分钟开讲;
(4)新生代40分钟时间问答环节;
(5)相关决议的落实。
课题类型:技术、市场、管理、营销等,比如《社群营销新趋势与发展》《亚太市场品牌构建的实践》《5G技术的应用实践》。
活动目的:
(1)使高层领导了解新的事物和技术;
(2)给新生代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3)让新生代员工感受到知识得到尊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赋能的知识点全部说完,我们重新复盘本章情景沙盘的解决方案:
小刘1995年出生,海归人士,回国找第一份工作就到了你的部门,第1个月小刘就表现积极,自信满满,也特别愿意和同事们谈论自己对公司管理的意见,部门牵头推动公司精益化管理,小刘主动请缨,承担每个月向各部门催缴管理报表的工作,但没过多久他就跑来向你抱怨:“领导,这工作没法干了,其他部门一点职业精神和协同意识都没有,我们应该到总经理那里投诉A部门的不作为,让其他部门引以为戒。”
以下有几种解决方案:
(1)支持小刘的主张,到总经理那里投诉A部门。(点评:这种行为只会破坏部门间的“情感账户”)
(2)对小刘的工作方式提出批评,要求他讲究策略。(点评:什么策略?正确的废话没有作用)
(3)教小王如何维护“情感账户”。(点评:这是跨部门沟通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对新生代赋能)
(4)让更有经验的老王来推动工作,安排小刘跟老王学习。(点评:这是正确的方法,小刘经验不足,一开始让小刘去推动本身就是授权不当)
(5)肯定小刘积极的态度,用一个故事让小刘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双赢思维。 (点评:换位思考和双赢思维是跨部门沟通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对小刘进行这方面的赋能)
(6)给小刘报名,让他参加《跨部门协同与沟通》培训,提升相应的技能。(点评:需要这么做,赋能具体的跨部门沟通技能对小刘的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