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上平台的经营现状

以上“四看”更多是线下的动作和角度,线上新零售平台的经营现状同样需要专门花时间去云拜访、云看点和云体检。

线上体检看什么?如图2-5所示。

看社区团购的页面,我们的产品是不是上了首页首坑?我们的上刊价格是不是准确?

看ERTM的页面,我们的价格促销是不是正确上刊?我们的赠品机制是不是传达无误?

看O2O到家平台的页面,我们的主图是不是合规美观?我们的价格是不是具有竞争力?

看银行商场的APP页面,我们的积分换购是不是有弹窗?我们的SKU是不是描述正确?

看生鲜电商APP页面,我们的生鲜联合促销信息是不是足够清晰?优惠券是不是没有叠加?

图2-5 云看店

完成以上五个方面的“体检”动作,就能对整个目标市场拥有全方面、多角度、有深度的评估和检测,以此次体检的信息为基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对这些碎片化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和总结,为下一个动作生意诊断做好准备。

同时,注意一个很容易踏进的误区,以往很少做或者从来不做市场年检的销售团队开始做年度体检工作时很容易“走过场”和“磨洋工”,只是象征性地走几个市场、看几家终端、拍几张照片,加上主管经理们也不强推,很容易把年度体检变成年度逛街。

这是完全错误的!抱着可有可无、应付交差的心态做这样的低效检核还不如不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

做年度体检必须从上到下都要重视,特别是“一号位”的城市经理或者主管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而且年度体检切忌做一半就结束!如果检核不彻彻底底按照计划执行,如此“半吊子”的检核工作就是在建“烂尾楼”,对后续年度计划的制订没有太多借鉴和实际意义。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以上五方面的体检动作几乎都是“以我为主”,更多是Internal Focus。然而,我们从事的快消品销售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红海”行业,必须兼顾“Internal Focus”和“External Focus”,既要“向内看”也要“向外看”。

在市场体检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间、有机会顺便把竞争对手一起检核了,看看竞争对手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哪些是提醒我们少做和不能做的。

多年来,笔者走了大大小小几百个一线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在检核自己公司品牌的执行之外,同样耗费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对手,经常在竞品堆头前一站就是半小时,和团队一起在战壕里探讨竞争对手的促销机制设计思路、产品卖点定位策略、销售团队管理方法和市场推广逻辑推演。

因为市场上良性竞争始终存在,我们总是被竞争对手推着走,也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

然而,研究对手和学习对手的“度”不能过!不是对手做得好的方面,我们都能学的,我们都必须“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这个不可取!

举一个案例,日化行业里的洗衣品类分两大流派:一派是某白某雕为突出代表的本土公司;另一派是世界五百强多个强势品牌环伺的外资公司。

品类相对单一的本土公司擅长深度分销,二十多年来依靠“农村包围城市”和“下线渗透高线市场”的策略,通过高效的渠道渗透的“推力”实现了稳定生意基本盘。

相比前者,品类更加丰富多元的外资日化巨头更精于现代渠道和新兴渠道,自打进入中国市场就利用品牌优势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市场下沉,通过品牌强大的“拉力”拿到了很多份额。

多年来,后者一直都想学习前者的“深度分销”策略,目的是“走深”。

多年来,前者一直都想学习后者的“品牌营销”精髓,目的是“向上”。

事实证明,两大门派都没有学习到对手的真经,做大自己的“长板”让大家继续依靠着自己的优势实现生意的可持续增长,所以学习要有度,不盲目、不激进,扬长避短,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