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长模式

所有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BAT这样的体量企业也一样,因为资源是有机会成本的。不按照合理的增长方式,过于分散自身的资源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1.基于产品和服务的三种成长模式

大部分企业考虑的是增长问题,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看,实现增长通常的路径有三种。

第一,密集增长,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等。

第二,一体化增长,包括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第三,多元化增长,包括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

2.基于资源和能力的四种成长模式

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来看,企业成长也有一些普遍的规律。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应该从核心能力出发。

按照“适应自身能力实现增长”的规则可以有四种增长方式,如图6-6所示。

图6-6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四种成长模式

第一,着重发展核心业务。充分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从已有的客户群体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第二,基于自身能力系统的扩张,即利用公司现有的能力系统,在新的市场领域扩展以往没有涉足过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对本身已有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补充。

第三,在地理上实现扩展,例如可以将企业迁移到适合自身能力系统发展的其他地方。

第四,建立能够扩展现有(或者取代)价值主张的新能力,为企业架设一个完整的全新增长平台。

大部分公司都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方式实现增长,重要的是,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实现了基于核心业务的增长、基于自身能力系统及基于地理区域三个层面的扩张之后,下一步是要发育、建设新的能力,从而实现新一轮的增长。企业新一轮的增长一定要建立在新的能力具备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企业在扫描市场机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否支持实现这个机会。

3.基于资源能力获取途径的两种成长模式

如果是基于能力获取途径,从内部来看是自我孵化,从外部来看可以是投资并购或者战略联盟,前者对应的是内涵式增长,后者对应的是外延式扩张。

根据不同层次的资源类型,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获取策略:或内部培育实现内涵式增长,或投资并购采取外延式扩张。根据各项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由低到高可将企业所有的资源分为四类,包括外围资源、基础资源、核心资源与突破性资源。如图6-7所示。

图6-7 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

​ 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者不具备的,或者将来也难以拥有的资源。这种资源可能是技术、人才、管理等。

例如,对云南白药、片仔癀这些药企来说,其核心资源就是其独有的配方;对可口可乐来说,其品牌就是其核心资源;对利丰集团、怡亚通来说,供应链管理能力就是其核心资源。

​ 突破性资源。

突破新资源是指,核心资源所具有的革新能力,通过革新,企业更容易获取竞争者在短期不易具备的优势。换句话说,突破性资源就是核心资源能够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维持其核心竞争优势,这种能力就是突破性资源。

比如一个技术为核心资源的企业,如果不做技术的更新迭代,技术就容易被竞争对手攻克,甚至超越,从而导致企业丧失因为核心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在一个以人才为核心资源的企业中,必须投入资源对人才进行培育与迭代,才能够维持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优势。

​ 基础资源。

在企业中,除了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特定资源,多数企业都拥有其他更加廉价、更加便利的资源,它们是由企业内部创造而不是外部购置的,这类资源就是基础资源。这些资源可能不具有特色,但对于公司的日常运作非常重要,也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资源主要包括那些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通过内部创造实现的资源,比如营销网络、品牌资源、信息技术、自建的物流网络等。

​ 外围资源。

出于经营策略、便利、历史等因素的考虑,许多企业还会向外购买一些其他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所必需资源,即外围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一个开淘宝的小店,其快递发货本质上就是购买了快递公司的快递服务资源,淘宝小店通过购买快递服务,实现快速送货上门,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国际上许多大牌服装企业,采购的是许多代工企业的加工服务,这些代工厂的加工服务就是大牌企业的外围资源,大牌企业通过生产外包,将资源集中配置在品牌打造及客户服务上,有助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外围资源通过购置获得,基础资源通过自主培育。对核心资源、突破性资源而言,一般通过内部发育获得。在企业能够购买到排他性使用的核心资源时,也可以采用购买策略,比如直接买断某项发明专利技术可能比长期的自主研发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资源能否形成优势,除了资源本身的独特性,还依赖每个企业独特的资源结构。一个企业必须处理好突破性资源、核心资源、基础资源与外围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1)内涵式增长

内涵式增长指的是企业以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能力的增长模式。

(2)外延式扩张

外延式扩张是以企业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能力的成长模式。有时候,一个企业并不拥有它需要的所有资源和能力。对于不具备某种关键的特定资源或能力的公司而言,依靠自身力量来创造这种资源或能力有时是非常困难的,那就可以借助第三方通过合作和投资收购的方法来快速获取。但借助外部力量也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例如腾讯做不好电商,阿里巴巴做不好社交,等等。企业需要权衡各种方式获取资源的利弊,核心在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能力进行培育或者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