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以人为镜常反省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原文解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就要反省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同样的恶习,就应马上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加以警惕。

 

见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批评?这要看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如何。如果对方不信任自己,时机就没有成熟。如果信任自己,就可以适当进行规劝,他也容易听进去。

当然,看到别人犯错误,关键还是要想到自己有没有可能犯类似的错误,要自我反省。

如果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那就需要立即改正。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想想他们不良言行的结果,就昭示自己如果不改的可能后果。

企业中看到有人因偷拿公司财物、报销假发票等被发现而公之于众,该怎么办?应该警醒自己有没有做过此类丢脸的事情。如果有,马上就要改,何必非要等到东窗事发才愿意回头呢,现在的他可能就是下一个自己。

如果自己暂时没有别人的这种错误,也不要沾沾自喜,以后要保持警惕。经常报道一些所谓的名人,不顾自己“有名”的光环,而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比如出轨、嫖娼、吸毒等,这就要特别发人内省。人很容易随着环境地变化而改变,所以要一直保持警惕,特别是自认为有些功名成就之后,容易生起傲慢之心,而放纵了自己。

“见人恶”,绝对不要放在心上,那样是让自己的内心装了很多别人的垃圾,“很傻很天真”。面对恶人,也应该给予宽恕、体恤,这些“恶人”也是很痛苦的,是因为无知而造成的。每个人都不愿意去做恶事,只是因为没有人教而造成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人。他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都要对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这一天哪些事做得有意义,做错事情了吗?帮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温习?这种勤于反思,时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