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理念到积极主动的行为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领导者如何将散乱的文化进行整合、梳理,使其起到激发主动的作用。

1.牢记于心的意识

企业文化不是追求短期效应,它的作用是潜在的、持续的、巨大的,构建过程也是漫长的。这一特性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头脑中时刻保持构建意识,并将这一意识渗透于企业管理、经营的方方面面,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否则,必将前功尽弃、劳心费神、无果而终。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如同种植果树一样,需要培育的时间很长,需要修剪的工作很多,需要关注微小的细节,才能赢得“结果”与收获。正如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所说:“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领导者不能让自己的构建意识飘忽不定,要自始至终地将企业文化的轮廓展现于自己的脑海,将意识根植入自己的心中,并将其转化成行动。

2.明确清晰的方向

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否则,越是努力结果越糟糕。2010年到一个公司去调研,经理向我叙说了他们在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走的一段弯路。开始,他们发动大家,讨论公司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经过近几个月的努力,最终选择了三句朗朗上口,颇具时代感的词语作为核心经营理念,还选择了愿景等一系列理论上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要素。但是,几年过后,经费没少投入,形象设计没少搞,可企业文化似乎是个“四不像”,并没有起到大家想象的作用。如此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公司的领导者并不明白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大搞企业文化,这难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我并不赞成公司一成立就搞成本大套的企业文化构建,虽然企业文化形成得越早越好,但一个公司刚刚成立就急于构建,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企业文化需要积淀。企业创立之初,其经营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体现的主要是创立者个体的,未经实践、市场、客户适用和检验的个体特征,还不具备集体性,也不一定能显现出优势。再者,没有一定的时间,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初步的模型都无法建立。此时,盲目进行成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会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

企业文化需要整合。企业是以主要经营者理念为主,以全体成员理念作为补充,经过认同,将团队成员理念与主要经营者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补充、认同、结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融合,才能形成。当然,即便是再优良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完整的,也是需要长期的补充和完美。

选择构建企业文化的时机与方向,必须考虑四个问题:

第一,我及我的企业有没有一个概括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第二,我及我的企业现在是否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经营理念、行为准则。

第三,我们的经营理念得到了市场的有效验证,是可行的,并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认可。

第四,我的企业已经度过了生存危险期。

当我们能够明确而肯定地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后,企业文化也就到了构建期。此时,选择构建的方式、方法和方向更具科学性,成功率会增加,适用性与准确性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