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容量(规模)分析

大产业孕育大企业

企业家往往首先分析产业最核心的概念——产业容量,即产业规模。大产业孕育大企业,这个道理不必多说。我们看看中国进入千亿级的企业,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业、家电产业、房地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中显然大企业多,如华为、海尔、美的、万科、中科重工等。我认为,中国大产业的顺序是这样的,先从消费到装备、能源原材料,再到电子元器件、核心零部件。

产业容量跟市场的容量是相关的。我们说产业容量是从供给角度来说的,比如全中国制造1000万部汽车,实际上意味着市场有1000万部的需求。产业容量和市场容量又是互动的,有的情况下是市场在牵引产业,从而达到均衡;有的时候又是产业在推动市场,产业发展了,产能增加了,有了规模经济,价格就降低了,就引发了需求。供给也会创造需求,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对产业容量的分析,我们有的时候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即分析产业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状况。我们概括了一下,对产业容量的动态分析往往有以下三个技术角度的方法:

第一,是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以历史数据为依据,比如汽车产业,它的孕育期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成长期一直到成熟期分别要多长时间,整个过程在以往的历史数据中都可以得到体现。过去的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预示未来。

第二,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未来的产业容量。比如要分析汽车产业未来的容量,就要考虑到石油的供给情况、道路交通状况、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如果分析农村汽车,还要分析农业的产业结构等。把影响汽车需求和产业规模的因素都找出来,并逐一分析,我们大体就能够知道未来产业的容量。

第三,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就是判断现在这个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以及生命周期的形态。产品生命周期有孕育、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如果是成长阶段,产业规模就会迅速扩大。比如中国的空调,从2001年到2010年,国内空调行业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都在20%以上,因为空调大量进入中国的家庭,包括农村家庭。不同的产业,它们的生命周期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有的产业起来了就不下滑了,有的产业迅速下滑再起来,呈现不同的形态。准确把握产业什么时候会到一个峰值,什么时候会下来,这对企业的战略制定至关重要。对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准确把握总能让你找到产业的机会窗。产业的机会窗打开的时间很短暂,一旦抓住了你就起来了,如果抓不住,你可能要等下一个机会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