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公司引入流程管理理念初期,通常首先是在总部平台部门试点开展,待基本的流程思想及体系搭建成型后,就开始在全公司推广进行。
流程管理工作的主战场永远是在各业务现场,因此很多公司为了提高内部各组织的流程管理成熟度水平,经常在公司范围内营造流程能力提升的赛马氛围。
为了尽快提升公司各组织的流程管理水平,平台流程管理部门计划设计一套评价指标来有效牵引和推动公司整体的流程管理工作。
现状与核心问题
公司内部各层组织的流程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如下:
(1)缺乏明确方向。虽然总部流程管理部门在未来的流程规划方向上相对清晰,但其他各职能部门及事业部对自身的流程计划不明朗,没有明确的发展路径,缺失方向感。
(2)主动性不强。为了提升公司整体的流程管理水平,总部近两年开展了一系列流程管理活动,如理念培训赋能、厂报文化宣传、流程执行力检查、流程优化项目等各种公司范围的流程活动,但各职能部门及事业部目前只是被动地按照总部计划牵着走,未独立主动开展相关流程业务,积极性不高。
(3)整体把控不足。由于公司总部流程管理部门未深入业务现场,对各职能部门及事业部的日常流程工作缺乏了解,无法从全局角度进行通盘考虑,也无法具体指导各级流程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
优化思路与方案
(1)优化思路
管理学上有个理论是,“你考核什么将得到什么”。因此,为激发各事业部及职能部门流程管理的潜能,发挥全公司各部门流程管理对业务价值的创造及推进作用,总部流程管理部门借用绩效指标考评的方式加强对各层级流程组织的管理及能力提升。
(2)优化方案
①评价范围:此次评价范围仅限于公司已设置二级流程专业部门的BU,及具有专职流程人员的平台职能部门。
②评价对象:各BU及平台职能部门流程业务负责人。
③评价周期:季度评价,并于次季度5日前公布结果排名。
④评价原则:为进一步落实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的相关流程工作,评价指标涵盖了公司已开展的相关流程业务,坚持客观评价不扣帽子,简单有效共同促进原则,每季度各部门评价指标也将纳入年终绩效进行综合考评。
⑤评价指标:根据总部流程管理年度规划及各部门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流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从流程文件审核质量、签批流程绩效水平、培训赋能、活动策划、流程优化项目开展五个维度进行设计,如表7-1所示。
表7-1流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序号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评价依据 |
1 | 流程文件审核质量(15分) | 流程文件在系统中的一次通过率为100%,退回一次扣1分 | BPM系统数据 |
2 | 签批流程绩效水平(15分) | 各部门流程单节点在系统中的平均签批时间须≤24小时,低一个小时扣1分 | BPM绩效数据 |
3 | 流程培训赋能(10分) | 每季度在部门范围内至少开展一次流程培训,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否则不得分 | 培训记录 |
4 | 流程活动策划(20分) | 每季度组织一次部门范围内的流程活动,如知识竞赛、优化案例分享会、业务比拼等,否则不得分 | 实施方案及活动照片 |
5 | 流程优化专项(40分) | 主导开展一次流程优化项目得20分 | 优化案例提报表 |
参与一次流程优化项目得10分 |
总部流程管理部门会将各部门考评结果作为各业务流程负责人年终考评发放奖金的依据。同时,会对业务部门负责人在后续的职位晋升中给出评价,作为个人对公司价值贡献的参考进行优先提拔。
优化效果
(1)提高了流程工作积极性。通过搭建流程管理各级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提高了各部门对流程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了公司各部门流程管理评比的赛马氛围。
(2)承接了公司流程管理年度规划。“考评什么即得到什么”,通过对各部门流程管理绩效指标的评价,也从另一角度将公司的流程管理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地。
(3)找准了后续优化的重点。通过各部门流程工作的评价结果,能够为总部流程管理部门评价各部门的流程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从而针对薄弱部门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重点的优化改善。
通过引用流程指标评价机制,有效提升了公司各级流程组织的活力,为各部门主动开展流程相关工作提供了可能。评价只是我们激活各级流程组织动力的手段之一,而最终目的还得依靠各级流程责任人及业务专家主动运用流程思维改善业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