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尔朱氏集团是一个主要靠武力攻讨起家的军政集团,其领导层的整体政治素质不高,特别是集团的核心领导层——尔朱氏家族人物的政治素质较低,也是尔朱氏集团迅速衰败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一个政治军事集团的盛衰强弱,一般来说主要取决于这个集团领导层的素质。尔朱氏集团是建立在部落制基础之上、封闭性很强的武力集团,其领导层基本上出自胡化色彩浓厚的尔朱部落,或与其邻近的鲜卑化六镇军将。这样的武力集团,单纯的军事战斗力可能很强,他们在攻城掠地的野战中可能所向无前,而一旦局势稳定、安邦治国,它缺乏治国良策的先天不足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尔朱氏集团领导层的政治智慧,并不足以领导这个集团有更大发展,因为处于集团最核心部分的尔朱氏人物,几乎都是那种有野战之力而无经纬邦国之才的武夫。
在尔朱氏集团中,除尔朱荣以外,只有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世隆三人的政治素质,还算是相对较高。即便是这样,尔朱荣还是认为三人不足以继承大业。例如尔朱兆,此人“果于战斗,每有征伐,常居锋首,当时诸将伏其材力。而粗鄙少智,无将领之能。(尔朱)荣虽奇其胆决,然每云‘兆不过将三千骑,多则乱矣。’”尔朱兆乃是尔朱荣子侄一辈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在尔朱荣的眼中,也不过只是一个顶多只能统率三千兵马的武夫,如果给他再多一点军队,那就肯定指挥混乱,这也就是说,尔朱兆并没有总揽全局的统帅之才。至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人,就更加是“恃强”“愚戆”之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群头脑简单、恃强凌弱的暴徒。
大家可能不知道,魏收在撰写《魏书》的时候,曾经接受过尔朱荣之子的贿赂,因此不排除他在写作时,对尔朱氏人物有故意美化的可能。不过,就《魏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魏收对于尔朱氏家族及人物的评价,还是基本符合史实的。例如他评价尔朱兆、尔朱彦伯、尔朱度律、尔朱天光四人时,就说:“然是庸才,志识无远,所争唯权势,所好惟财色,譬诸溪壑,有甚豺狼”。可见,在魏收看来,尔朱氏诸人不过是没有远见卓识的“庸才”、是争权夺利、好色无厌的“豺狼”罢了。
所以说,一个由“庸才”或“豺狼”领导的政治集团,即使一时拥有强大武力,也绝对不可能维持长久。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我们才会认为尔朱氏集团的迅速失败,与它的核心领导层——尔朱氏家族人物的整体政治素质不高,也是大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