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许富宏先生《鬼谷子集校集注》一书考证,《鬼谷子》中的《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原为独立的一组。这组标题有一个特点,没有如其他十四篇一样有“第几”的序号。他还认为《本经阴符七术》的作者可能就是鬼谷子先生本人,而《持枢》与《中经》因有残缺,所以作者难定。
《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本经阴符七术》重在内圣,道的层面;《持枢》与《中经》重在外王,术的层面。所以《中经》总结:“《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陶弘景注云:“此总言《本经》《持枢》《中经》之义。言《本经》纪事,但纪道数而已;至于权变之要,乃在《持枢》《中经》也。”
《持枢》一篇严重残缺。陶弘景曰:“此持枢之术,恨太简促,畅理不尽,或简篇脱烂,本不能全故也。”但我们能够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了解持枢之术的大概情况——它与黄老学相通,效仿天道,文武并用,主张大公无私,循名责实。
《中经》篇主要是讲处于乱世,一个人如何振穷趋急,救亡使存,强调士的社会责任。强调如何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道术为天下裂久矣,我们还能在纵横家中见到这种道术统一的文本,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