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市场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项目的各个实施阶段对咨询、策划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要考虑的是需要什么样的专家进行专业服务。
通常,一个项目没策划好,并不是专家没有做好,而是企业没有请到适合的专家。同样,一个评审进行不下去,通常也与邀请的评审专家有关。
一次,我在深圳的宝安区参加一个评审会,一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在做产业研究汇报评审。本次汇报中只有我一人是策划人,其他人都是大学教授或企业家。
对这个项目进行第一次评审时,我也被邀请了。但是,因为我要去做策划汇报,所以就没有参加。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谁知一个月后,该家咨询公司又邀请我去评审。我参与了这次评审,而且发现受邀请评审专家组合不合理,这导致该项目没有通过第一次评审。
第一次评审时,评审的专家以学院派教授为主,大家关注的是报告的规范性,比如条目的句式、句法、逻辑上的问题。以这种标准进行评审,这个项目还真的难以通过。
第一,汇报方准备了两个版本的报告,一个是产业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放在我们专家的桌子上,另一个是PPT汇报版,汇报人借此对报告进行演示和讲解。PPT汇报版与正式报告之间的区别不大。PPT汇报版报告有一些表格,图片很少,只有两张。
从地块的情况来看,这次汇报虽不是策划汇报,但与策划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次汇报实际上就是个策划,但却是可行性研究汇报。从打印版的报告书看,这是某产业研究,实际上却是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策划。经这个咨询公司研究后认定为A产业,这样在汇报时就讲是对这个产业的研究,认为这个产业可行,而没有提到为何这个产业要进行这个方面的升级,也没有解答为什么不对其他产业进行升级,以及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做这样的产业升级等问题。当然,也没有专家问这些问题,专家们都在关注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报告写作的规范。但是,大家也不能不尊重专家的意见,所以,该项目的第一次评审一定不会通过。
轮到我发言时,我说:“这次汇报的最终汇报对象是被招商者、企业家,那么就要解决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升级的问题,这个方面我们谈的太少。一个投资者都不能通过PPT(图片)看到这个区域、周边的情况,因为PPT汇报版报告中没有这方面的图片及描述说明。这是第一点。
第二,即政府如何启动这个项目。即便这次还是从报告的规范性角度来审定,该项目也不能通过评审。我们应该从策划的角度来审议,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从策划的角度就来审议,你会发现这个报告只是这个区域产业升级的初步研究,是努力的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性的报告,汇报方就可以同投资者接洽,在洽谈的过程中,双方就会对A产业是否适合升级,以及如何修正进行一个市场化验证。因此,即使这次报告文字不规范也无妨,并不会影响评审的通过。最重要的是要启动下一步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在市场中,我们才能对升级的方向进行修正。
第三,要逐步完善报告中的一些细节,使投资商能够从各个角度了解A产业适合升级的原因。整个论证应该是全面的,要包括现有的地块及周边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最终,该项目通过了这次评审。与此同时,专家们一致签署了对项目进行修正的意见书。至此,该项目可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了。
如果没有我这个策划专家,依旧按既定程序进行审议,该项目还是不能通过评审,各相关机构、单位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
最后,大家闲聊时,领导说:“如果戴老师上次能来评审就好了,上次就差那么一点。”具体的负责人说:“这下我们可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了!”当然,在谈话中,我也特别指出了区域升级的一些步骤,以及升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