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是根本

企业的营商环境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从稳态经济进入动态经济,从线性的、连续的环境变为突变的、非连续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灯塔指明航向。如何看环境,领导力是根本。

1.如何理解领导力

一个企业只能在其领导者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领导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领导力是在管辖范围内能够正确地规划组织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整合相关资源,并积极影响相关人员的决策与行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能力。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一种场力,让追随者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任正非说:“什么是好领导?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队伍前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一样。”

领导力是根本,领导力是带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关键。现代社会,领导力需要从英雄到职业化的转变,需要从个人能力转变为组织能力。组织领导力是一种组织能力,实现资源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使之相互融合的能力,个人领导力是组织领导力的一部分。马云的领导力深深影响着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如今马云辞去阿里巴巴的核心职务,但阿里巴巴仍然飞速发展,不是马云不重要,而是马云的领导力已经内生为组织的核心能力了。

领导力贯穿战略与执行,组织中不同层级的领导者都有对应的领导力描述。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在《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中对此做了详细分析。

图4-3 组织领导力是不同能力的组合

从图4-3可以看出,组织领导力不是单纯几种能力的组合,而是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应该具备的、不同能力的组合。这就要求各个层级都有其完善的领导力要求,且能够与各个层级的关联人群进行充分的互动、沟通和理解,并能满足其要求。

2.领导力与管理

对于初创型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可能为同一个人,有胆识、有魄力、执行力强,能够促使企业的战略快速有效地落地执行。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精力和能力覆盖范围的限制,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分离,也应该分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主要区别是:

第一,具备领导力的一般为领导者,其需要对团队未来负有责任,需要时刻关注外界变化,同时在组织内部发动顺应变化和挑战的变革,领导者做正确的事。“领导”是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管理”是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领导”是要改变现状,“管理”是维持现有的秩序和保证效率,关注战略的落地性,承接战略的落地执行的。

第二,领导力注重设计和协调,管理关注制度、流程、分工和考核。管理关注的是确定的职能定位,明晰的组织架构,顺畅的工作流程和汇报关系,明确的部门及岗位职责分工和绩效考核。随着企业分工更加专业和细化,大量工作需要跨部门协调,管理制度难以全部规定清楚,因此,需要领导力打破官僚主义进行设计、优化和协调。

参考阅读:马云公开信

教师节快乐!

各位阿里巴巴的客户、阿里人、阿里巴巴的股东们:

今天是阿里巴巴19周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宣布:经董事会批准,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我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我从今日起会全面配合张勇,为我们的组织过渡做好准备。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我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

这是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今天得以实现,要感谢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认同,感谢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批准,也要感谢所有阿里巴巴的同事们及他们的家人,正因为过去19年大家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共同努力,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迎接这一天。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

1999年,和大家一起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我们矢志建立一家让中国和世界骄傲的公司,让公司能够持久发展102年。我们知道谁都不可能陪伴公司102年,公司持久发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体系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公司不可能只靠几个创始人,更何况我深知从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角度,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担任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工作。10年前我们就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此,这10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实践。

我受的教育让我成为一名教师,能够走到今天我非常幸运。为公司未来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应该让公司里更年轻、更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来担任领导工作,继续传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伟大的使命。我们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妇女发展的使命和愿景让我们激动不已,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福报和责任,真正相信并实现这样的使命就需要更多马云、数代阿里人去为之奋斗。

今天的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它的业务、规模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真正使命愿景驱动的企业。我们创建的新型合伙人机制,我们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事实上,自2013年我交棒CEO开始,我们已经靠这样的机制顺利运转了5年。

我们创建的合伙人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了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这几年来,我们不断研究和完善我们的制度和人才文化体系,单纯靠人或制度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制度和人、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公司健康持久发展。我深信,今天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和阿里巴巴所捍卫的文化,假以时日,将会越来越赢得客户、员工和股东的支持和拥护。

1999年创始之日起,我们就提出未来的阿里巴巴必须要有“良将如潮”的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经过19年的努力,今天的阿里巴巴无论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堪称世界一流。作为教师出身的我,看到我们今天的团队、领导群体、以使命价值观驱动的独特文化,以及不断涌现出的一大批以张勇为代表的杰出商业领袖和专业人才,我深感自豪!

张勇加入阿里巴巴已经11年,自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和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连续13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他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他被评为中国2018年最佳CEO排名第一,这份荣誉当之无愧!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赢得了客户、员工和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这几年我和张勇的合作配合经历,让我对他和他领导的新一代阿里巴巴领导团队充满信心!

关于我自己未来的发展,我还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再说了,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我可以向大家承诺的是,阿里巴巴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巴巴。

马云

2018年9月10日

3.领导力与执行力

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是把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领导力与执行力两者的关系是领导力决定执行力。

首先,领导制定的企业战略应该是可执行的,如果脱离了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根本不能支撑战略落地,说明该战略本身不具备可执行性,则无需再谈执行力的问题。

其次,战略具备可执行性后,领导力需要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责任人,合理的组织架构,完备和顺畅的制度、流程、沟通机制,配套的考核和激励体系等,传导到各级员工,这些传导机制其实也是组织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如果员工的执行力出现问题,多半也是这些构成要素出现问题。比如制度不健全、管理链条冗长或断层、监督检查不及时、企业文化导向不支持、员工知识和能力及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等。

4.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经过千锤百炼沉淀在领导者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可以经培育而形成的。就是提升领导者的境界,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做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

为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每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的培养。

企业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升领导力,如图4-4所示。

图4-4 提升领导力的四个方面

第一,强化领导者的战略自信与战略定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的最大瓶颈是领导者自身。通俗的表述是:一个企业再好好不过它的一把手,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因此,领导者应该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寻找战略机会、识别重大风险,强化战略自信,通过权责利的合理分配,实现简化管理、权力下沉。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培养战略定力,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兼顾短期经营利益与3~5年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第二,打造企业的组织洞察能力。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工作分工应该依据对趋势、对产业、对竞争对手、对客户、对自身的分析和判断为基础。但由于个人的视野和能力是有限的,企业如果想要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建立市场分析体系,让各部门、各层级领导能够承担相应的市场洞察职能,接触市场分析结果,以辅助其正确决策。

第三,开发并执行系统的领导力培养计划。领导力培养方案中,针对各层级干部,设定目标须有侧重:高级干部侧重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中级干部注重理解力、执行力、沟通力,能够理解战略目标和定位、进行战略分解,并监督执行效果;基层干部侧重执行力,匹配部门和岗位职责,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四,建立并发展系统的组织领导力。企业需要明确中长期战略规划,并匹配相应的组织和流程变革。在组织领导力培养计划中,既要有系统的各级干部素质模型,也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目标导向,提高面向客户的组织性领导力,最终实现商业成功。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或资质模型。素质模型是指员工胜任工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知识和技能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获得,但有些素质却与一个人的先天特质和早年成长环境有关。与知识和技能相比,后者更难以培养。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用于干部的招聘、选拔和培养。

华为在实践中通过对几十位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华为的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围绕“客户、组织和个人”三大核心模块。如图4-5所示。

图4-5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第一模块是发展客户能力;第二模块是发展组织能力;第三模块是发展个人能力。共包含9个关键素质,后来被衍生为华为干部选拔评价指标。如表4-1所示。

第一方面,发展客户能力。

第1条,关注客户

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客户既指现在的,也指潜在的;既包括外部的,也包括内部的。

第2条,建立伙伴关系

这是一种愿意并能够找出华为与其他精心选择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共同点,与他们建立具有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来更好地为华为的客户服务的行为特征。

第二方面,发展组织能力。

第3条,团队领导力

这是一种运用影响、激励、授权等方式来推动团队成员关注要点,鼓舞团队成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团队智慧等方法来领导团队的行为特征。

第4条,塑造组织能力

这是一种辨别并发现机会,以不断提升组织能力、流程和结构的行为特征。

第5条,跨部门合作

这是一种为了公司整体利益而主动与其他团队合作,提供支持性帮助并获得其他部门承诺的意愿和行为特征。

第三方面,发展个人能力。

第6条,理解他人

这是一种准确地捕捉和理解他人没有直接表露,或只是部分表达出来的想法、情绪,以及对其他人看法的行为特征。

第7条,组织承诺

这是一种为了支持公司的发展需要和目标,愿意并能够承担任何职责和挑战的行为特征。

第8条,战略思维

这是一种在复杂模糊的情境中,用创造性或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来识别潜在问题,制定战略性解决方案的行为特征。

第9条,成就导向

这是一种关注团队最终目标,并关注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行动的行为特征。

表4-1 华为战略领导力的九个关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