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思维

从 2005 年下半年开始,蓝海战略迅速风行于中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蓝海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创新性思维体系,它对于中国企业最大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思维的、以价值创新为内核的思维逻辑、思维方法和思维工具。具体来说,蓝海战略对于我们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启示:

一、敢于挑战正统思维和突破传统路径。唯此才能超越传统产业竞争,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企业成长中需要不断地开创蓝海,需要不断地挑战正统思维和突破传统路径,在否定与创新中获得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

二、建立客户导向的思维基础。以独特的消费者价值创造作为企业战略思考的第一基点,从客户而不是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对于产业与客户的传统狭隘认识的局限,以发现和创造独特的消费者价值推动企业战略成长。

三、聚焦价值创新塑造独特品牌。蓝海战略同品牌塑造内在统一,唯有突破与对手“零和博弈”式的竞争思维,聚焦客户价值而不是紧盯竞争对手,致力实现以消费者效用为核心的价值创新,才能构造独特的品牌价值。

四、聚焦模式创新构造成长动力。立足效用、价格、成本三个基点创新和创造独特的成长模式:以杰出效用实现独特的消费者价值创造,以战略定价迅速开拓市场和赢得先位优势,以目标成本规划构筑进入壁垒和建立模仿障碍。

五、同时追求“低成本”与“差异化”。关键在于深刻把握行业本质特征,从客户角度出发严格考量各项竞争元素,运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思维框架构建独特的价值曲线,挑战在价值与成本之间权衡取舍的传统逻辑。

六、破除“机会经营”的思维痼疾。强调基于价值创新的核心逻辑基础上独创性地开创全新的成长空间,与国内众多企业追逐机会、群起纷争的“机会经营”思维根本相悖。“机会经营”的思维不改变,企业难逃宿命结局。

七、走出成本竞争、功能竞争之误区。许多企业认为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更低”、功能“更多”才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这种以对手而不是以客户为出发点的竞争思维使一批企业陷入增长的迷惑与困境之中。

八、走出追逐产业、迷信技术之陷阱。没有永远卓越的产业,任何传统产业都可进行价值创新,开创蓝海本质上与技术创新和市场先行无关。这对大量处于传统行业、缺乏技术背景的中小企业具有重要启迪。

可以看出,蓝海战略理论在许多方面彻底挑战和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识和观念。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蓝海战略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敢于以全新的思维体系推动企业的价值创新。

同样的,模式创新从挑战传统思维开始,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思维创新。我们前面讨论和分析了60余个案例,这些企业的规模、历史、行业背景、成长环境、模式路径等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特立独行的思维创新。我们也归纳和概括了需求创新、产业洞察、价值整合三大思维路径,以及“删减—嫁接—转换—整合”四步思维框架等细分思维路径,这些思维路径的思考基点、逻辑内涵、关键要点等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在强调一种独特的思维视角、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

所以,敢于挑战和突破正统观念与传统思维的藩篱对于模式创新者同样重要。许多企业之所以陷入增长的迷惑、困境和误区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患上了“思维自闭症”,或者囿于外界观念和思维的束缚,或者囿于自身过去成功形成的路径依赖,或者囿于自闭心态和封闭环境下的狭隘视野和陈旧观念,而主动或者被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给自己戴上思维的枷锁。

因此,才会出现传统行业无法增长、微利时代无法增长、缺乏资源无法增长、机会越来越少、成长越来越难、技术高不可攀、品牌遥不可及等似是而非的观点盛行,所以会有企业陷于传统的关系、机会、资源、成本竞争思维中而不思创新或不敢创新、困顿于价值链低端却不敢寻求突破、满足于眼前的优势和地位而看不到全球化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等现象。

今天的时代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便是中小企业、即便是新创企业、即便是处于传统行业,也必须确立全球视野和前瞻、创新、开放的思维理念,唯此才能突破心态自闭和思维自闭,唯此才能大胆探寻企业成长的核心逻辑,大胆推进模式创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