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者有时会因外在的各种羁绊或顾虑,牵制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被动应聘工作,或者在某阶段的工作机会选择中屈就自己,妥协现实的职场求职情境。以上,我称之为“外力裹挟”。尤其对于多数人至中年的中层管理者,生活的重负,往往重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案例故事】职场爸爸的现实与梦想
在帮助一家国企面试驻外项目经理时,曾发生过一件事。
前来面试的一位男士,简历中突出的多年驻外项目经理工作经历与近两年MBA脱产学习的教育经历,看似适合招聘的岗位。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在他MBA学习期间,他选择的却是金融管理方向。于是,我向他问了这个问题。
他听后,笑着对我说:“当初上MBA脱产班,就是想系统地学习金融知识,希望自己能在毕业后进入金融企业工作。”我接着问他:“既然计划通过MBA脱产学习改变自己的职业轨道,为什么又来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面试项目经理岗位?”他推了推眼镜,尴尬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这的确是我现在最纠结的。我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也一直在建筑行业工作,从基层一直干到上MBA前的项目经理。但是,我一直对金融感兴趣,当初脱产上学,就是希望趁自己还年轻,毕业后能有再次做职业选择的机会。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我上学期间,我的女儿出生了,现在女儿已经一岁,我的爱人希望我能在MBA毕业时找一家能落户口的企业,这样也就解决了女儿的户口问题。”
我看着他,半天没有说话。父爱如山,面前的这位父亲,是中国千万父亲的缩影——七尺男儿,爱女之心却是他最柔软的阿喀琉斯之踵——不是为自己找工作,而是为了孩子,选择搁置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隐痛的父爱。
他看我没再说话,主动问我:“你是不是觉得我的选择有点愚蠢?”我浅笑了一下,说:“我相信你在投简历时,不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是满怀诚意与期待。但是,我认为,你应该慎重考虑,是选择投资户口,还是选择投资自己。虽然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更高的起点,让孩子比自己更优秀、比自己生活得更好,但是我一直认为局限孩子成长与成就的不是父母的地位、身份与财富,而是父母的视野。”
没想到,他听完我的话,两眼一下亮了许多,笑着对我说:“非常感谢你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今天能跟你聊天很幸运,也很有收获。为了表达我的谢意,给你推荐一只我关注很久的股票——××股份,你要是也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作为面试官,还是第一次有应聘者推荐股票给我。虽然意外,但我相信,他已经接受了我的诚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