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价定经营

1.价格是销量的指挥棒

定价与销量、利润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什么很多企业一年做下来发现销量也增长不少,但就是不赚钱?

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提高1%的价格可以使大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增加12%;而销量上涨1%,利润仅仅上涨不到4%;降价20%需要增加1倍的销量才能获得相同的利润(按成本占60%计算)。

这个数据可能在不同领域会有些误差,但是清晰地说明了价格与利润、销量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在追求销量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价格杠杆作用,它对利润的作用难以掌控。

有时候企业因为定价失误,导致产品上市的失败。或者产品受到极大的欢迎,对企业而言,却利润微薄难以为继。

其实,定价对企业来讲,始终是个难题。

跨国公司在价格上也经常犯错误。2005年,宝洁公司在印度市场做了一次降价,宝洁在印度市场推出的洗发水价格降了8%左右,他们希望通过价格的下降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结果,3个月后,宝洁公司利润持续大幅下降,5个月后,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被撤职。

宝洁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一年的时间都无法挽回这次降价的损失。

为了销量损失了利润,这也是很多营销人经常忽略的问题。业务员在市场上只要客户认为价格高的呼声一高,马上回公司倒苦水,希望公司给予价格支持。

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事,当你的价格政策下来了,客户同样不买单。很多时候,客户降价的呼声背后并不是真觉得价格高,而是另有隐情。

2.定价就是定价值

国内企业最常用的是两种定价方式是:成本加成法和价值定价法。

一种是成本加成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确保企业的利润,但也容易定价过低而损失部分利润。而其最常见的问题是因为定价过高而不能被市场接受,成立时间越长的企业,这个问题越严重。这类企业往往机构繁多,生产部门核算的成本已经加上了利润,财务部门还要加利润,到了销售部门一看已经不被市场接受了。最终,大多数产品都夭折了。

还有很多企业做到一定阶段后,就开始想着推出高端产品,以为把包装做得档次高些,就可以卖高价格了,事实上成功者寥寥无几。

很多企业以低端产品为主,随着品牌影响力增大,销售网络越来越大。在很多人的怂恿和企业不断膨胀的心理作用下,就开始考虑推出高端产品了,甚至要推超高端的产品。可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方式,高端产品除了包装还像高端产品,其他配套都跟不上,这就是大多数企业的价格发展之路。

价格的本质不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不是企业想获得多少利润,而是产品提供什么价值,就能卖什么价,就能获得多少利益。也就是说,你给消费者一个什么购买理由,他就愿意支付什么价格,企业及相关群体也就获得多少利益。

价盘定位不仅考虑的是定什么价格,最主要的是利益分配。在营销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和企业利益,还要满足销售者的利益,销售者的利益包括企业内部销售人员的利益、渠道商的利益。

只有利益分配合理,才能保证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顺畅。

另一种就是价值定价法。设计产品价值,前边说到不同的价值就有不同的价格,产品自身的价值、形象的价值、包装的价值都构成了产品价值,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之所以说价格是营销模式的选择,是因为它关系的不仅是在市场上卖多少钱,也决定了产品价值与渠道方式(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就有什么渠道方式)。

同样瓶装复合维生素C,普通药厂的价格是十几元,果维康的是几十元,安利的则是300多元一瓶。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因为他们的产品价值和渠道方式不同。一个用于提供传统药效价值,一个是提供方便的价值,一个提供的安全高附加值。而且它们的渠道也不一样,一个药店、医院,一个是商超+药店,一个是直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