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种种会议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七个角度,即会议目的不清晰、会议目的复合、会议准备不到位、会议流程混乱、会议控场不力、没有集体会议纪要、缺乏会议结果跟踪。
- 会议目的不清晰。如果领导在思虑不周全的情况下拍脑门决定开一个会,没有明确的会议目的、没有明确需要产出的成果,在此情况下,谁来参会、会议时长、会议议程、谁来发言、发言模式、发言指向、决策模式……一切都将无序而混乱,会议成果必大打折扣。
- 会议目的复合。即一个会议有多个目的,这是会议目的不清晰的一种表现形式。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这类会议在企业中非常多、有典型性。目的复合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多个目的杂糅在一起不好区分。例如,某个会议既有针对眼前问题的讨论,又有给领导汇报问题的议程,还有领导指导下属工作的环节,这相当于将三个目的糅合在一起。第二种情况是既然开一个会,就多讨论一些事,例如,议程中某个议题只和少数几个人相关,和多数参会者没关系。会议目的复合会造成会议议程冗长、陪绑人数众多、关键点讨论不充分等问题,大大降低会议效率。
- 会议准备不到位。多数企业没有“会而备”的习惯,在会议议题确定、会前资料发放、会议召开形式、确定会议议程等方面准备得不够。会议召集人想得不够多,负责会议准备的下属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准备工作很难到位。
- 会议流程混乱。会议流程(议程)的重要性超出了多数人的想象。组织者想不清楚一些关键点就会导致会议缺乏清晰的议程,这些关键点包括每类会议的不同之处、每类会议由哪几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的组织模式、各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流程混乱是会议现场无序、难以达到会议预定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 会议控场不力。所谓控场,就是控制会议现场。在企业会议中,经常出现会议失控现象,要么是领导几乎占了会议多半时间的发言、要么是跑题到九霄云外、要么是资深者随意批评和抢话、要么是两派意见不一致争吵起来、要么是参会者一言不发、全场陷入尴尬的沉默……。显然,会议控场不力会使会议效率大打折扣。
- 会议纪要不够权威。会议纪是企业事件的过程知识库,有着很大价值。但现实中很多会议没有会议纪要,或者有会议纪要也没人看。更多的情况是记录人不专业,会议纪要的内容不够简练清晰,而且有时内容不准确,参会者不认同会议纪要中总结出的共识和下一步工作,导致会议纪要的权威性不高。这样一来,势必影响会议成果和后续工作的开展。
- 缺乏会议结果追踪。决而不行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议解决方案/共识并不清晰以及没有人/机制跟进。除非有些事项被高层领导关注,否则经常是会开完了、会议效果似乎也还可以,后续执行不给力。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奖惩机制,导致会议有成果,但执行或不执行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