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世纪90年代相比,近十几年来的管理时尚有了一个很大变化,即企业自主性的增加。上个世纪,时尚是由政府引领的,红头文件和首长讲话,往往是时尚走向的指南。一旦流行什么,全国几乎清一色。而市场体制打破了政府指令和号召的“配给”模式,使时尚变成了企业的自身追求。这十多年的时尚往往是企业自身发动并跟进的。除了学习型组织有着官方的动员背景外,其他时尚,并不是由官方布置的,而是企业自主的。因此可以说,以往的时尚推崇“步调一致”,而如今的时尚则“我行我素”。当然,作为时尚,肯定存在模仿和跟风现象,但已经告别了清一色时代。不过,由于市场体制的不成熟,多数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比例较低,基层管理水平跟不上,所以,虽然在全国范围告别了动员式时尚,但在具体单位中依然还是动员式时尚。时尚的动力不在于员工的自发追求,而在于高管的单方向努力。
中国的管理时尚,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会根据企业的自身需要,对原有因素乃至内涵做出相应的调整。有些时尚,尽管推行者强调原汁原味,但下面的操作过程不可避免会添盐加醋。一般来讲,流行时间越长,时尚中纳入的中国元素就越多。有些时尚,经过较长时间流行,有可能积淀转化为中国特有的企业管理方式。这对于丰富管理学理论研究,不无积极意义。但管理学界在对时尚的纵深研究上气力不足,往往局限于对时尚的概念化阐述,尤其是对时尚的中国化不能拿出逻辑严密的理论性解释,制约着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或许,总有一些时尚会积淀转化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