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资本的主要方式,但企业进行股权激励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控制权风险。引入股权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企业在引入股权投资的过程中,怎样把融资放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牢牢地将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企业创始人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实施合伙制,控制权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有两点:
第1严格控制股权融资规模。公司创始人进行股权融资时要以保护控制权为第一要务。控制融资规模、规避控制权风险,因为企业接受的投资款越多,出让的股权就越多,容易导致上级失去控制权。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当时融资只接受了软银一家投资,而且只接受了2000万美元。马云也以超前的经营理念吸引了很多高级人才加入阿里巴巴,将股东和管理层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加强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实际控制权,降低了丧失控制权的风险。
第2实施合伙制。推行合伙人制度来规避控制权风险。阿里巴巴创立的合伙人制度,通过公司章程和相关合伙协议,赋予合伙人提名董事会中大多数董事权力,使合伙人拥有超出其持股比例的董事会控制权。合伙制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野蛮人”的入侵,公司的决策、管理权也都牢牢地控制在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团队手中。马云团队控制了阿里巴巴,控制了董事会,保证了公司控制权不旁落他人。
本章总结
⊙合伙制潜在的风险,主要有目标没有达成、信息过多披露、上下集体跳槽、上级失去控制。
⊙目标没有达成,对于合伙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潜在风险。
⊙企业实施合伙制,对股东、合伙人、投资人披露财务信息有其必要性,这是合伙企业筹措优质资金的要求。但信息过多披露,也给合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财务会计信息提供得太多,容易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
⊙企业上下集体跳槽的背后,通常隐藏着违规问题或巨大的经营风险。
⊙实施合伙制,如果上级失去控制权,将给合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企业创始人因股权处理不当,给自己带来惨痛教训的案例比比皆是。